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朴璞文学论坛

搜索
热搜: 诗歌 文学 灌水
楼主: 小鱼的理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鱼心吧(不定期更新)

[复制链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11#
发表于 2015-8-23 23:52:0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8-23 23:55 编辑

1元云购”的心理学解读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现,有朋友在不同平台上参与“1元云购”活动,乐在其中,个别朋友甚至有些“上瘾”的趋势。我了解了一下,“1元云购”是近几年在网络上新兴起的一个概念,有不同的网站平台提供着相似的服务。
     按照相关网站的解释,“1元云购”是指只需1元就有机会买到想要的商品。即每件商品被平分成若干“等份”出售,用户只需出其中一份的钱(1元),获得一个编号,当这件商品所有“等份”被完全售出后,系统随机抽取一个编号作为“幸运编号”,此“幸运编号”的拥有者即可获得这件商品。举个例子,一台手机以5000元的价格被平分为5000份出售,由此产生5000个“编号”,用户可以认筹1份,即1元,参与“云购”,获得1个”编号“,等到5000个“编号”售出后,系统随机抽取出1个“幸运编号”,持此“幸运编号”的用者即可以1元的价格购买获得该手机。
     “1元云购”融彩票、团购等模式于一体,在移动互联时代,似乎其出现,具有其独特的诱惑性。为何“1元云购”会受关注及追捧,我们为何热衷参与此类活动,本文将尝试从心理学角度,对此进行解读。

1元云购”为何吸引人?

1、风险判断中的“聚焦错觉”——参与门槛低,概率貌似更高
      “聚焦错觉”是指人们由于过分关注一事物而产生的认知偏差。相关研究表明,在风险判断中,面对小概率事件(发生概率在5%以下事件),人们倾向于关注收益,低估风险,从而高估其概率。
1元云购”活动中的奖品,大多是时下备受关注的手机数码、电脑、家用电器等产品,究其单份(1元)的获奖概率,相比大多数传统型彩票的各项大奖,确实要高一些,但大体上仍属于小概率事件的范畴。而用户往往是将其关注点聚焦在其奖品对自己的实用性及价值上,高估了其获奖概率。加上活动的参与门槛低,仅仅12元的“入门券”,在“聚焦错觉”中,被用户忽略不计,于是不知不觉中已被其吸引。


2、跨期选择中的“时间折扣”——实时开奖比延迟开奖更刺激
      “1元云购”的开奖模式是在“众筹”到商品标价的几分钟后,经过系统抽奖后,实时公布抽奖结果,这相比延迟性开奖的传统型彩票,更具时效性及刺激性。
      日常行为决策中,人们经常要对发生在未来某一时间的结果作出判断或选择。这种“结果发生在不同时间点上的选择”被称为跨期选择。大量的研究表明,跨期选择存在着“时间折扣”——即奖赏物的主观价值随时间的延迟而降低。 究其原因,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未来的获得是不确定的,时间上的延迟隐含着风险。
      实时开奖,保证了奖品在参与用户中的主观价值,增加了参与的刺激性及期待性,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户从心理上对较长时间延迟开奖中是否存在“暗箱操作”风险的猜忌,是“1元云购”吸引人参与的重要原因之一。


3、“代表性启发”思维——我的朋友中奖了,这是真的,我也有机会
      “代表性启发式”指的是人们会通过某些代表性的特征来进行判断与决策。在“1元云购”的活动中,很多人是因为现实中有朋友在该活动中中奖,在“羡慕嫉妒恨”中被吸引参与的。这极个别中奖的朋友,作为代表,让用户提高了信心和参与热情,并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其背后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的怀疑。

4、从众效应——模式新鲜,你们都在玩,我也玩
      从众效应,指个人倾向于与其他人的观点或行为保持一致。从众效应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广泛。具有新鲜感的“1元云购”通过各种移动互联平台的宣传推广,很快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于是,当周围有朋友开始参与其中,并向你推荐的时候,你很容易就会“尝尝鲜”,你们都在玩,我也玩。

我们为何喜欢参与此类活动?

1、“心理账户”理论——我们内心里住着一个追求冒险刺激的小人
     人们既想避免损失又渴望“一夜暴富”,于是潜意识会根据资金来源、所在、用途等因素进行归类,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账户”。“心理账户”的相关理论,认为,“冒险增值”的心理投资账户处于“心理账户”金字塔的顶端,在该账户中,人们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甚至会表现出风险寻求。
      而“1元云购”、彩票等具有冒险增值的属性,于是人们在消费时,会将其纳入“冒险增值”的账户中,不自觉提高风险承受能力。由此推测,我们内心都住着一个追求冒险刺激的小人。


2、过分自信——我比其他人更有可能中奖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与决策能力表现出过分自信,例如,在买彩票上倾向于认为自己中大奖的概率高过于其他人。跨文化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人比美国人更追求风险,在概率判断上,比美国人更加自信。
     他能中奖,我肯定也能中奖。他没能中奖,那肯定是我中奖了。在“过分自信”的认知指导下,我们都热衷于参与此类活动。


3、“赌徒谬误”——这次不中奖,下次肯定中奖
     “赌徒谬误”以为随机序列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升。如重复抛一个公平硬币,而连续多次抛出反面朝上,赌徒可能错误地认为,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机会会较大。 研究表明,人们在买彩票上存在着明显的“赌徒谬误”现象。
在“赌徒谬误”的认知下,连续不中奖,下次肯定中了,于是,有了下次,还有下下次。面对此类活动,我们往往都化身为“赌徒”。


4、沉没成本效应——我都花了这么多钱都还没中奖,太不甘心了
   人们把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过去在事情上的投入,会影响人们对是否继续完成这件事情的决策,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
在“1元云购”等活动中投入较多而未中奖的用户,往往因为“沉没成本”而不甘心,认为必须坚持参与直到中奖为止,不然自己太亏了,于是,可怕的“沉没成本”成了让人“上瘾”的“鸦片”。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沉溺“1元云购”活动中?

1、风险偏好的个体差异——爱冒险的人更容易沉溺其中
     不同人对风险的态度是存在差异的,有的人爱冒险,追求刺激,有的人则是爱安稳,追求平和。根据主体对风险的偏好将其分为风险回避者、风险追求者和风险中立者。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些风险追求者们更容易沉溺其中。


2感情冲动投资——越是“屌丝”,越渴望“逆袭”
      相关研究表明,尽管受到社会和家庭各种因素的制约,但是感情冲动投资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相比富人,穷人的感情冲动投资更为突出。
由此推测,相比“高富帅”,“屌丝”们可能更容易沉溺于“1元云购”的活动中,渴望“一夜暴富”,渴望“逆袭”。


      “1元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但是一旦“聚焦错觉”,而又“过分自信”,笃信“赌徒谬误”,痛惜“沉没成本”,最后只能是“欲哭无泪”。抱着娱乐的心态,愿赌服输吧!“条条大道通罗马”,拥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脚踏实地地奋斗,不投机取巧,“屌丝”终有“逆袭”日,与君共勉。

(部分理论解释参考于网络,8月23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12#
发表于 2015-8-26 00:14:0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8-26 00:16 编辑

吃饭买单时为什么我们容易被忽悠
      两年制的心理分析网络课程班的学习接近尾声,毕业之际我们齐聚广州,开始为期一周的研习体验。天南海北的同学聚到了一起,每天的学习体验之余,最期待的便是同学们的聚餐活动了。
     “食在广州”确实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每天我们更换着不同的餐厅饭店,体验着不同风味的美食。由于人数众多,所以每次我们可以点的菜式也非常丰富,买单的时候,AA制平摊一下,经济又实惠。
      第3天晚餐过后,买单的时候,某位“眼尖”的女同学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小票上面多有了一道我们并没有点的菜,于是找部长对质。部长核对后澄清是服务员打单时的“疏忽”,一脸歉意的笑容显得很无辜。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每次买单的时候,我们都会特意留意小票和明细单据,结果发现,小票上多出菜式或重复出现菜单,似乎并不是个别现象,有另外的2家不同的饭店也出现了相似的现象。最后都是在大家的“火眼金睛”中,重新修改订单,陪笑道歉。
     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也表示,在自己的生活里,也遭遇过相似的情景。由于缺乏统计数据的支撑,我尚不能判断这是否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这也足够给我们敲醒“警钟”。

商家抓住我们的什么心理忽悠我们

      站在商家的角度,为什么在小票上“做手脚”,可以得逞,这里面包含了三种情况:一是顾客根本不看小票,直接买单;二是顾客看了小票了,但并没有发现;三是顾客看了小票,发现了,但并不计较。
      第一种情况其实很常见。从个人特质上来讲,那些不拘小节的、对他人信任度高的人更可能忽略小票的具体内容。而从外在因素看,则是“土豪”更可能直接买单而忽略小票。而不得不提的中国人特有的“抢着买单”现象,更是把这种情况发挥得淋漓尽致。不管是为了情谊还是“面子”,这类人在买单的时候,不会去特别留意小票,更多是受情境因素影响,当然也可能有个人特征的原因。于是,抓住了该群体的心理,商家们“光明正大”地在小票上“做文章”,则显得“底气十足”。
      第二种情况是最值得引起我们注意和重视的。有些人确实浏览或仔细看了一遍小票,但“猫腻”仍然没有被看出来。就像那天我们吃饭买单的时候,服务员把小票先是给了我们餐桌上的“大姐大”,“大姐大”仔细看了一遍,把小票递给我,说着“没问题”,我仔细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终于发现了“猫腻”——茶位费重复两次出现。奇怪的是,同一张小票上的问题,为何在有的人眼里,就“视而不见”呢?
      事实上,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类确实存在着“视而不见”之错误。究其原因是,人眼并非照相机,当人眼传递信息到大脑时,大脑会自动挑选,选择有用排除无用。因此我们看到的东西是根据我们的注意力来进行选择的,如果我们的注意力不在其中,则即便就在我们眼前,我们也未能将其察觉。上述提到的“大姐大”因为看小票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没有在餐桌上出现的菜式”,因为出现了“选择性关注”,忽略了重复出现的“茶位费”。另外,相关的研究也表明,男女性的大脑记忆区域是存在着差异的,男性更善于关注大局,而女性更善于关注细节。商家很有可能利用菜式的相似性及反复出现进行“无中生有”或“偷天换日”(见下面的模拟小票图),在核对小票时,如果不能做到既关注细节,又关注大局,则可能被“蒙混”过去。


      第三种情况,可能较少见,而且更为复杂。在看了小票,发现问题存在时,却不去追究,是为了维持“面子”,还是认为“无所谓”或另有所图,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模式,正是商家最希望获得的局面。
当然,除了以上三种情况“得逞”,在被识破无法“得逞”的情况下,商家往往是陪笑道歉则可化解问题,一般不会给商家带来实质性的利益损害,所以动了歪念的商家们屡试不爽。

如何避免买单时被忽悠

     首先,“防人之心不可无”,向周围的亲朋扩散商家惯用的在小票和订单上使用的“伎俩”,打好“防忽悠”的预防针,买单的时候,要求对方提供小票或再次确认订单情况。
在确认小票或订单时,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既要注意是否出现多余的消费,也要防止出现重复的消费,还要关注明细的金额及计算。最好是现场寻找一位不同性别的朋友帮忙核对。
     最后温馨提示:以上提到的防范,不仅仅是在餐厅饭店,还包括超市、商场等其他的发生消费的地方。
(8月25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13#
发表于 2015-8-29 10:13:15 |显示全部楼层
柯默默 发表于 2015-8-27 15:28
原来已经开始了。

大部分已经事先看过了。

谢谢师姐!从来还真没有过这么“高产”呢,希望能继续坚持!当我懈怠的时候,鞭策我一下哈!~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14#
发表于 2015-8-29 10: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8-29 10:19 编辑
李勤 发表于 2015-8-28 21:48
我对关于买单这一则比较感兴趣,其实可以挖深些写细些。

谢谢李老师关注!经常被普通读者吐槽写了太多专业的东西,破坏了可读性,所以没有挖太深,如果深挖,这个话题上确实还有很多内容可以写。如何把握这个度,小鱼还在探索尝试呵。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15#
发表于 2015-8-29 10:16:5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9-1 15:51 编辑

严重拖延?问问自己这四个问题

     自从在文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为什么这么难?!》里面提到了“拖延”这个话题,几乎每天都会有读者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上提问有关于拖延的问题。     
    “拖延,已经成为阻碍我生活的最大的问题,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办了……”
    “严重拖延,明明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却是无能为力一样……”
    “因为拖延症,我感觉我的生命能量被一点点地耗尽……”
     这些留言,无不传递着一个讯号——拖延很可怕,让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让我们内耗而为之神伤。
     面对拖延,我们只能束手就擒吗?不,坐下来,让我们一起面对拖延,问问自己这四个问题后,再重新审视自己,审视拖延,也许,会有所有不同。


(1)既定目标是否“压力山大”

     “您好!我是一名即将大四的学生,打算出国攻读研究生,我计划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考过托福考试,我的英语才刚刚过了四级,我感觉到压力好大,各种焦虑、紧张和担心,可是偏偏却总是拖延,制定好了计划却总是不能按计划执行,我好苦恼!”
——这是读者小O给我的留言。从他的留言里,我们能感觉到他所面对的压力及拖延带给他的困扰。与他交流得知,“3个月通过托福考试”是小O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因为越早通过语言考试,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和抉择。
      尽管他有强烈的动机,但是“3个月通过托福考试”对他来说,似乎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水平与任务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
由此看出,面的高难度的任务,小O强烈的动机反倒是一种自我束缚,并不能发挥高效的学习效果。任务太难,期望太高,伴随着各种负面情绪,让小O选择了“拖延”作为“逃避”的出口。我对小O说,你尝试把既定目标的完成时间调整为6个月或8个月体会一下,小O告诉我说他觉得轻松了很多,觉得好像更有动力和信心去完成。
      我们从小被教育“有志者事竟成”和“人是逼出来的”,但却忽略了要根据实际调整自己的目标及期待。当我们发现自己拖延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是不是既定的目标“压力山大”?拖延或许只是我们逃避压力的出口,面对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不妨尝试降低任务的难度系数,或者降低自己的期待。当我们调整好状态,以最佳动机水平面对不同的任务时,也许拖延将不再那么困扰我们。


(2)助长我拖延的外在影响因素有哪些?

    当我们战胜了内心的懒惰小人,打算开始迈出第一步执行任务时,却总会有很多外在干扰物,让我们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现在让我们反思一下,助长我们拖延的外在因素有哪些?电脑、手机、电视、微信、微博……如此数一数的话,恐怕十个手指都不够吧。这些外在影响因素,总是不合时宜地或恰如其分地让我们分心、走神,最后导致任务完成效率严重下降,我们饱受拖延的身心折磨。
     当我们能意识到这些外在影响因素确实有着可怕杀伤力的时候,请正视面对这个问题。如果自制力不足以与它们进行抗衡,那么请直接切断与它们的连接。以我为例吧,我承认微博、微信、手机游戏等能在不知不觉中“引诱”我走上拖延的不归路,所以每次写作的时候,我都会把手机调为静音状态,然后放在距离我数米远的地方,防止我走神的时候随手一抓,时间就被其“俘虏”了。
     在任务开始时,主动远离诱惑的情境能让我们更专注于当前任务,远离拖延的“陷阱”。当外在影响因素被抑制或隔离,没有太多外在的借口与理由,或许拖延也就失去了“张牙舞爪”的威力。


(3)当意识到自己拖延时,我在干什么?

     当意识到自己拖延时,我在干什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我们发生了拖延,诅咒着拖延的时候,往往除了悔恨、自责、叹息,似乎显得很无能力,接着我们会“强迫性重复”以上流程,陷入了无止境的循环。“拖延”似乎成了一个无法解除“魔咒”。
     事实上,拖延的天敌就是行动力。计划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问了我的好友Y姐,问她对拖延有什么心得体会,她说了一句,“没有,我很少拖延”。这句话像一根鞭子,直接抽打在我脸上。是啊,Y姐素来是行动力超强的人,基本是“说干就干”,办事雷厉风行,别人需要用一周完成的工作,她往往不到3天便能高质量地搞定。Y姐的座右铭是“想一想死亡的漫长,便不想浪费活着的每一刻”。Y姐没有多说什么,她用行动力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她的字典里,没有“拖延”。
我的学生小L经常反醒批判自己的拖延,并为此感到困扰,最近正在学习日语的小L在微信上问我,“我又严重拖延了,学习进度跟不上了,怎么办?”我告诉他,你现在马上放下手机,关掉网络,什么都不要想,投入到学习中,一个小时后你告诉我你的学习情况。一个小时候后,小L告诉我,这一个小时里他完成了一个单元的习题,尽管正确率不高,但他感觉这是几天来难得的能静下心来做习题的时间,自我感觉还不错。
      “拖延”的可怕之处往往不在于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而在于它所衍生的种种负面情绪会击垮了我们的信心和意志力,耗尽我们的心理能量。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拖延时,接纳事实,别再沉溺于自责与悔恨里,马上行动起来,做起来!行动力从来都是拖延最好的克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just do it”——耐克的经典广告语与大家共勉。


(4)拖延对我有着什么意义?

      我们痛恨拖延,力争能将其“歼灭”,可是某些时候,拖延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潜意识通过拖延向我们传达着某些讯号。只不过潜意识隐藏得很深,我们的意识往往触及不到。
      上次说的是小Z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说说小E的故事吧。小E是独生女,从小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大三的暑假,小E在“考驾照风”中也跟着室友们一起在驾校报名参加学习。小E渴望尽快考取驾照,以后回老家能自己开车上班。但是在驾校学车的过程中,小E却表示出了种种拖延。驾照的理论考试前,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而她却在追韩剧,考试前一晚才匆匆看书。结果室友们1次通过的理论考试,小E考了3次才通过,按照小E的说法是“拖延症发作”。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小E也表现出种种拖延,在学习上总比别人慢上几个节拍。毕业的时候,室友们都取得了驾照,小E才还在参加第三次的倒桩考试。后来,因为毕业回老家的关系,小E放弃了这段考驾照的历程。
      以前每次说到这段经历时,小E总是说自己“没天赋”,“拖延症”。事实上,小E毕业后回老家,在父亲的公司上班,由于没有驾照,每次上下班,都是由父亲接送。几年后,因为频繁相亲却总是看不上对方的小E开始了心理咨询。后来小E告诉我,大学时候学驾照时表现出来的种种“拖延”实际上只是潜意识的逃避,因为考取了驾照意味着她与父亲的某种“分离”,而在她的关系模式里,她始终认为自己与父母亲是一体的,自己无法离开他们,这也是后续的相亲活动中频频拒绝对方的原因。
      这样的例子,发生在周围朋友身上,发生在我的来访者中间,数不胜数。很多时候,我们意识层面所能捕捉得到的,只是拖延的表象,而拖延的深层次原因,是更值得去探索和挖掘的。当我们严重拖延时,不妨问一问自己,拖延对我有什么意义?我们真正所阻抗和恐惧的是什么?也许我们意识层面第一时间跳出来的并非真相,因为被潜意识层层包裹着的,也许是我们无法接纳的“阴影”,但是别着急,缓一缓,尝试着更深入地探索,必要的时候,让心理咨询师陪伴自己一起前行,也许背后的“阴影”会慢慢浮出水面。按照分析心理学的观点,“阴影”并不完全只是消极的存在,意识到“阴影”存在本身,已经具有某种积极的意义。觉察自己的“阴影”,乃至达到某种心理的整合,是心理分析过程中重要的工作目标。
      于是,当我们理解了拖延的意义,也就更好地理解了自我,当拖延不再是问题,我们也将获得身心的自由。

(8月28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16#
发表于 2015-9-1 15:48:2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9-1 15:49 编辑

否定你的不是高考,是你自己
      读者小A给我留言,告诉我他今年在高考中失利,模拟考试显示他是具有考上二本高校的实力,但是高考成绩公布后,他仅比三本分数线高2分,考虑到家庭经济的原因,他没有填报三本批次的院校,最后被一所专科院校所录取。小A最后写到“一场高考,否定了我的一生。”
      看到小A留言的时候,一种惺惺相惜的悲悯涌上心头。八年前的那场高考,同样的高考失常,同样的被理想的院校所抛弃,曾经的我也发出过类似的感慨。然而,当再回首时,我想对小A说,对曾经的自己说,“否定你的,不是高考,是你自己”。
      先来说说我的故事吧。高考的失利,让我有一种强烈的不甘心的感觉,因此在大学里,我拼命地参加各种活动与竞赛,以获得外界的认可。尽管我获得了不少奖项与肯定,但是我一直不满足,在我的内心深处,高考像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总是在内心深处隐隐作痛。我渴望外界的肯定,但是我的内心既脆弱而又自卑。于是,我几乎整个大学阶段都处于一种“饥肠辘辘”的状态。
      直到大四的某一天,和师姐K聊天,K让我尝试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那一刻,我才惊叹,其实一路走来,自己确实付出了不少,有成长有收获,但是一直被自己所忽略和无视。纵使我如何努力地祈求得到外界的肯定,归根到底,我需要的仅仅是一种自我肯定!那一刻,四年的自我积怨在瞬间烟消云散!
      面对着高考的不如意,从心理学上分析,也许我们会启动“补偿心理”——克服自己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就像我在大学里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竞赛来填补内心的自卑。但是如果这种“补偿”过头了,则可能陷入“过度补偿”——过度的补偿行为或“矫枉过正”,就像我上瘾般地追求外界的肯定却无法填补内心的自卑,适得其反。一个人倘若不能接纳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那么他在生活中无疑是处于行尸走肉的状态,庸碌、空虚而迷茫。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接纳自我。既能接纳成功,也能接纳失败;既能接纳优点,也能接纳不足;既能接纳喜悦,也能接纳悲伤。
      再来说说我的朋友小伟的故事吧。那年高考,小伟没有被大学录取。这让他非常不甘心,觉得人生从此一片狼藉。就在大家都奔赴各地开始崭新的大学生活之时,小伟无奈地在亲戚家的玉器商行里做起了学徒工。大概两年之后,小伟找准时机,辞职出来自己创业——开办自己的玉器商行。那阵子玉器行业飞速发展,借着这股“东风”,加上自身的诚信、勤奋和商业天赋,小伟的创业之路顺利“上轨”。大三暑假时,正当大家为实习和工作发愁的时候,小伟已经开上了宝马汽车,拓展了自己的分店,坐着飞机,赴东南亚各国洽谈商务去了。
      每当谈起高考时,小伟仍然会为没有去读大学感到遗憾。但是他也会感谢高考,感谢自己,在那样艰难的日子里,没有自暴自弃,“上帝关闭一扇门,同时也为你打开一扇窗”。
      诚然,高考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及方向,但高考分数不是我们人生的判官,录取结果也不是我们人生的结局。不管面对的是怎么样的高考结果,最主要的是你如何去度过你接下来的青春里最宝贵的几年时光。如果不能清晰地认识“我是谁”及“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付出行动去为之努力探索和拼搏,那么高考的意义仅仅就像先前网络上那个热门段子一样“只是决定了你未来四年在哪儿打dota”。
      一场高考,是不可能否定了你的一生的,除非你在一开始的时候,已经否定了自己。

(8月31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17#
发表于 2015-9-1 15:52:42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希望接下来还能保持每周1-2篇的速度更新吧。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18#
发表于 2015-9-5 11:57:4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9-6 00:28 编辑

直面分离焦虑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大学新生如何面对分离焦虑
      “老师,您好!我是大一新生,过几天就要开学了,我感觉到非常焦虑,我以前从来没有内宿过,不知道到时候会遇到什么的舍友,不知道能不能融入新环境,我的性格很内向,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我这次去的大学离家很远,我以前从来没有离开过爸爸妈妈,一想到要一个人去面对很多事情,我一想到就很焦虑很紧张,为此还偷偷哭过好几次。老师,请问我该怎么去调整自己?”
——这是读者小C在我微信公众平台上的留言。在她的留言里,对离开父母亲一个人面对全新的大学生生活感到焦虑与彷徨,这是很多大学新生常见的适应问题,而其中,分离焦虑是首先要去直面和处理的情绪。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分离焦虑最初出现在婴儿6个月左右的时候,当主要的抚养者(一般是妈妈)离开的时候,就会表现为恐惧、哭闹等。随着安全依恋的建立,婴儿在2岁以后的分离焦虑感会逐渐减轻,但在环境发生较大改变时(例如上幼儿园),分离焦虑感又会明显地表现出来。相关研究表明,成人也会出现分离焦虑,比如与恋人的长时间分离、亲人的突然离世。而对于大学新生,到异地求学与父母亲的长时间分离,这种分离焦虑感可能会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我们去回顾分离焦虑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每一次当我们面对分离焦虑并将其克服时,都是一次成长。婴儿通过克服分离焦虑,学会独自探索世界;儿童通过克服分离分离焦虑,拓展与外部世界的连接。而对于大学新生,克服分离焦虑,则是学会去独立自主地学习、生活、交际,是其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所以对于小C这样的大学新生,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出现分离焦虑很正常,正是因为自己和父母亲建立了比较亲密的关系,所以分离时才会有这种情绪的出现,设想一下一个缺乏爱与温暖的家庭,一个冷漠的孩子面对分离时,是很难体会到这种焦虑感的。
       其次我们要敢于去直面这种情绪,不要回避,体验这种焦虑的存在,是我们迈向成熟的必须经历的过程。我见过一些大学新生,大学就在家里所在的城市,每天走读式地进行学习,跟中小学的状态没有什么两异,设想一下这样与父母一体的“共生”状态,无法做到心理上的分离,日后如何独立地去面对生活,其背后潜在的问题令人担忧。
      当我们能够体验到分离焦虑的存在,觉察其原因及意义,接纳它,其实它的威力已经降低了一半。很多时候,我们不敢直面情绪,总想着逃离与回避,恰恰适得其反,反倒陷入一种“甩也甩不掉”的状态。
      最重要的是,面对崭新的大学生活,我们要让自己尽快地融入到新环境中,多与舍友交流,建立好宿舍关系,熟悉校园,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认识新的朋友……不管我们原来是比较封闭的,不够独立的,有很多事情还不能够很好地掌握的,统统没关系,大学是一个全新的平台,我们可以多去尝试、学习,并慢慢地进步。保持乐观、友好、好奇、善于探索与发现的心态,拥抱新生活,迎接新挑战。
      当我们能够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则不会过度地留恋与思念原来在家里生活的点滴。当然,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是一个需要时间慢慢地体验与探索的过程。哪怕是暂时性地遇到了小的挫折与困难,也不必惊慌失措,相信自己,高考那样的“战场”都奈何不了我们,更何况只是生活中的一点小问题呢。
      最后温馨提示,如果确实想家,想父母亲了,给他们打打电话,发发信息,或通过网络视频等多联系。也许在我们经历着分离焦虑的同时,我们的父母亲也在经历着同样的情绪。所以,大学初期彼此间多联系,是度过分离焦虑期的“灵丹妙药”。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逐渐地“脱敏”减少与父母亲频繁的长时间的联系,无疑是更有利于我们独立地成长、走向成熟的。




(9月4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19#
发表于 2015-9-16 21:22:23 |显示全部楼层
云索 发表于 2015-9-11 11:09
这篇让我感触颇深,有时候成功和遗憾常常相连。遗憾只有在忏悔后内心才得宁静和平复。

也许多么痛的领悟后,会有新的成长。谢谢云索大哥来读!~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20#
发表于 2015-9-16 21:25:3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9-16 21:26 编辑

心理咨询师如何面对来访者的各种“刁难”?
     前些日子跟同行P交流的时候,P说起了让她感觉到困扰的一个个案。
     P的来访者小A是个男生,小A第一次来咨询的时候,首先打开手机,让P看自己用文言文写的文章,还不时询问P是否能看懂。P说当时自己确实不太能看懂小A的表达,但似乎承认自己看不懂会在来访者面前丧失权威感,这让她非常尴尬,甚至感觉小A就是在刁难自己。当时P说自己的第一反应就是转移话题,于是P把手机还给了小A,将话题转移到小A的成长经历上。P说尽管后面的交流都比较顺畅,咨询也是自然结束,但是P觉得自己最初转移话题的行为似乎不妥,并为此陷入到深深自责及反思中。
      P希望我能谈谈我的看法。我问了P一个问题,“你认为,小A让你看他写的文言文的动机是什么呢?”P思索了良久,说,“我之前觉得他似乎是故意在试探我,刁难我,但现在觉得他似乎是渴望我能理解他,渴望与我有更深入的交流。”我告诉P,我也有相似的感受。
      “所以我当时要做的事情,不应该是回避,而是把我的感觉反馈给他,也就是共情,是吗?”,P问。我点点头,对P的积极探索给予肯定,并告诉她,在我看来,P第一时间想“逃避”及其背后的感受,也是值得探索的。“不必急着去给出答案,可以再慢慢地体会和感受”,我给P的建议。
      事实上,心理咨询师在实际的工作中,确实会遇到很多来访者的“刁难”,来访者有时也并非故意为了让咨询师难堪,但是当时所处的情景,却会让咨询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我在读研的时候,有一天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的课堂上,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有一位女来访者,因为长相欠佳(客观事实)而在生活中与人际关系中屡屡受挫,为此感觉到非常痛苦。有一天她来找你咨询,坐在咨询室里,她第一句话便是‘老师,你觉得我长得好看吗?’,请问这个时候,你如何回答会比较合适呢?”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都懵了,如此刁钻的问题!似乎怎么回答都不合适。客观事实是,来访者长相确实欠佳,如果此时回答“你长得很好看啊”或“你长得一般”都是违心的,身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就是“真诚一致”,如此回答违背该原则,反倒很容易让来访者觉得咨询师不真诚,引起反感。而回答“你长得不好看”,也很容易让来访者觉得咨询师是在否定自己,不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对“不好看”进行解释与开导,例如“你长得不好看,不过人最重要是心灵美”之类的,但是此类回答是在否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修饰,仍然是比较容易引起来访者的负面认知的。
      如此“两难”的境地,当时真的是让我们左右为难。后来老师当时给出的参考答案是“我感觉你很在意自己的长相”,既避免了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也表达了咨询师的共情。“这的确是现实存在的个案”,老师说,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来访者的眼泪一下子涌现出来了,接着开始诉说自己的经历。
      为何面对来访者的“刁难”,咨询师的一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话并化解了呢,事实上,是因为这背后的共情,说到了来访者的心坎上。“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家卡尔·兰塞姆·罗杰斯开创了“以人为中心疗法,”强调心理咨询过程应以来访者为中心,咨询师应设法达到与来访者共情,要能够体验到来访者的感受,进行回应;咨询师要随时把关注点集中在来访者方面,要根据来访者的问题、谈话的内容、思考的方向及进展的节奏和速度来决定反应方式。因此,当咨询师以来访者为中心,敏锐地捕捉到来访者的行为和言语背后的真实情绪及感受,结合来访者当时当下的状态,给予高度共情地回应,则“刁难”迎刃而解。
      再来说一个极端版本的“刁难”个案吧,这是以前我参加工作坊时听到的一个个案。来访者因感觉前几次咨询没能让自己改变,为此勃然大怒,举起了咨询室里的一根棍子,对着咨询师恶狠狠地说:“我要杀了你!
      问题来了,在这千钧一发的瞬间,如果你是咨询师,你会作如何反应?我记得当时学员后提供了各种版本的“剧情”——有的认为来访者失控了,此时说什么是听不进去的了,赶紧跑;有的说,我肯定要自卫啊,要真的打下来了,我受伤了怎么办;还有的说,那我就让他打吧,咨询师要勇于直面危险的情景,他可能只是吓唬吓唬而已。
在大家的各种“脑补”和猜测中,咨询师描述了接下去的真实剧情。咨询师没有跑,也没有躲,而是站在原地,面不改色地,用温柔的眼神注视着来访者,说了一句话,仅仅是一句话,来访者的棍子掉落到地上,停顿了一阵子后发出“大师啊!”的感叹。
      当学员们纷纷猜测着哪句话具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咨询师解开了谜题——“如果你杀了我可以永久摆脱精神上的痛苦。我XXX(咨询师的全名)愿意做出牺牲。”
      分析这句神奇的话语时,可以发现,前一句话是用共情的技术准确地表达出来访者的内心感受,“杀了咨询师”并非来访者的真实目的,来访者渴望的是能够摆脱精神上的痛苦,正因为无法摆脱痛苦,才迁怒于咨询师。而后一句则是强调咨询师的身份,重申“咨询边界”——咨询师不是你所要杀的人。也是看似普通的一句话,但却一语破的,于是“刁难”也就冰消瓦解。
      重温以上的三个个案,不难发现,面对来访者的“刁难”,咨询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何其重要。而在我看来,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多地表现为在咨询过程中始终能以来访者为中心,紧贴着来访者高度共情。当咨询师能站到来访者的角度与立场上去看待问题,设身处地感受来访者当时当下的状态与感受,并准备地向来访者传达反馈,“刁难”往往也就不攻自破了。
      探析来访者“刁难”行为的背后,可能隐藏的是对咨询师的质疑,还是对咨询设置或咨询效果的不满,或者对咨询师的依赖性、权力性、迎合性、情欲性等投射认同……无论是哪种原因,归根到底,这需要咨询师能够对咨访关系有敏锐的洞察力,透过现象看本质。
      人们常说,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容器。然而,这个容器有多大,要看“修炼”的功夫有多深。夯实基本功——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在实践中接受督导,不断地总结反思,必不可少的。此外,自我觉察,自我成长,处理好自己的“情结”也非常重要。也许,当我们最初面对来访者“刁难”时,会表现慌张或处理不当,但只要好好“修炼”,我们一定也能处事不惊,临危不惧,排除万“难”。
      或许根本不存在“刁难”的来访者,只有不淡定的咨询师,与每一位心理咨询师共勉!
(9月10日)






Archiver|手机版|朴璞作家网   

GMT+8, 2024-5-5 13:4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