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朴璞文学论坛

搜索
热搜: 诗歌 文学 灌水
楼主: 小鱼的理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鱼心吧(不定期更新)

[复制链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14#
发表于 2015-8-23 23:52: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8-23 23:55 编辑

1元云购”的心理学解读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现,有朋友在不同平台上参与“1元云购”活动,乐在其中,个别朋友甚至有些“上瘾”的趋势。我了解了一下,“1元云购”是近几年在网络上新兴起的一个概念,有不同的网站平台提供着相似的服务。
     按照相关网站的解释,“1元云购”是指只需1元就有机会买到想要的商品。即每件商品被平分成若干“等份”出售,用户只需出其中一份的钱(1元),获得一个编号,当这件商品所有“等份”被完全售出后,系统随机抽取一个编号作为“幸运编号”,此“幸运编号”的拥有者即可获得这件商品。举个例子,一台手机以5000元的价格被平分为5000份出售,由此产生5000个“编号”,用户可以认筹1份,即1元,参与“云购”,获得1个”编号“,等到5000个“编号”售出后,系统随机抽取出1个“幸运编号”,持此“幸运编号”的用者即可以1元的价格购买获得该手机。
     “1元云购”融彩票、团购等模式于一体,在移动互联时代,似乎其出现,具有其独特的诱惑性。为何“1元云购”会受关注及追捧,我们为何热衷参与此类活动,本文将尝试从心理学角度,对此进行解读。

1元云购”为何吸引人?

1、风险判断中的“聚焦错觉”——参与门槛低,概率貌似更高
      “聚焦错觉”是指人们由于过分关注一事物而产生的认知偏差。相关研究表明,在风险判断中,面对小概率事件(发生概率在5%以下事件),人们倾向于关注收益,低估风险,从而高估其概率。
1元云购”活动中的奖品,大多是时下备受关注的手机数码、电脑、家用电器等产品,究其单份(1元)的获奖概率,相比大多数传统型彩票的各项大奖,确实要高一些,但大体上仍属于小概率事件的范畴。而用户往往是将其关注点聚焦在其奖品对自己的实用性及价值上,高估了其获奖概率。加上活动的参与门槛低,仅仅12元的“入门券”,在“聚焦错觉”中,被用户忽略不计,于是不知不觉中已被其吸引。


2、跨期选择中的“时间折扣”——实时开奖比延迟开奖更刺激
      “1元云购”的开奖模式是在“众筹”到商品标价的几分钟后,经过系统抽奖后,实时公布抽奖结果,这相比延迟性开奖的传统型彩票,更具时效性及刺激性。
      日常行为决策中,人们经常要对发生在未来某一时间的结果作出判断或选择。这种“结果发生在不同时间点上的选择”被称为跨期选择。大量的研究表明,跨期选择存在着“时间折扣”——即奖赏物的主观价值随时间的延迟而降低。 究其原因,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未来的获得是不确定的,时间上的延迟隐含着风险。
      实时开奖,保证了奖品在参与用户中的主观价值,增加了参与的刺激性及期待性,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户从心理上对较长时间延迟开奖中是否存在“暗箱操作”风险的猜忌,是“1元云购”吸引人参与的重要原因之一。


3、“代表性启发”思维——我的朋友中奖了,这是真的,我也有机会
      “代表性启发式”指的是人们会通过某些代表性的特征来进行判断与决策。在“1元云购”的活动中,很多人是因为现实中有朋友在该活动中中奖,在“羡慕嫉妒恨”中被吸引参与的。这极个别中奖的朋友,作为代表,让用户提高了信心和参与热情,并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其背后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的怀疑。

4、从众效应——模式新鲜,你们都在玩,我也玩
      从众效应,指个人倾向于与其他人的观点或行为保持一致。从众效应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广泛。具有新鲜感的“1元云购”通过各种移动互联平台的宣传推广,很快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于是,当周围有朋友开始参与其中,并向你推荐的时候,你很容易就会“尝尝鲜”,你们都在玩,我也玩。

我们为何喜欢参与此类活动?

1、“心理账户”理论——我们内心里住着一个追求冒险刺激的小人
     人们既想避免损失又渴望“一夜暴富”,于是潜意识会根据资金来源、所在、用途等因素进行归类,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账户”。“心理账户”的相关理论,认为,“冒险增值”的心理投资账户处于“心理账户”金字塔的顶端,在该账户中,人们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甚至会表现出风险寻求。
      而“1元云购”、彩票等具有冒险增值的属性,于是人们在消费时,会将其纳入“冒险增值”的账户中,不自觉提高风险承受能力。由此推测,我们内心都住着一个追求冒险刺激的小人。


2、过分自信——我比其他人更有可能中奖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与决策能力表现出过分自信,例如,在买彩票上倾向于认为自己中大奖的概率高过于其他人。跨文化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人比美国人更追求风险,在概率判断上,比美国人更加自信。
     他能中奖,我肯定也能中奖。他没能中奖,那肯定是我中奖了。在“过分自信”的认知指导下,我们都热衷于参与此类活动。


3、“赌徒谬误”——这次不中奖,下次肯定中奖
     “赌徒谬误”以为随机序列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升。如重复抛一个公平硬币,而连续多次抛出反面朝上,赌徒可能错误地认为,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机会会较大。 研究表明,人们在买彩票上存在着明显的“赌徒谬误”现象。
在“赌徒谬误”的认知下,连续不中奖,下次肯定中了,于是,有了下次,还有下下次。面对此类活动,我们往往都化身为“赌徒”。


4、沉没成本效应——我都花了这么多钱都还没中奖,太不甘心了
   人们把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过去在事情上的投入,会影响人们对是否继续完成这件事情的决策,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
在“1元云购”等活动中投入较多而未中奖的用户,往往因为“沉没成本”而不甘心,认为必须坚持参与直到中奖为止,不然自己太亏了,于是,可怕的“沉没成本”成了让人“上瘾”的“鸦片”。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沉溺“1元云购”活动中?

1、风险偏好的个体差异——爱冒险的人更容易沉溺其中
     不同人对风险的态度是存在差异的,有的人爱冒险,追求刺激,有的人则是爱安稳,追求平和。根据主体对风险的偏好将其分为风险回避者、风险追求者和风险中立者。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些风险追求者们更容易沉溺其中。


2感情冲动投资——越是“屌丝”,越渴望“逆袭”
      相关研究表明,尽管受到社会和家庭各种因素的制约,但是感情冲动投资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相比富人,穷人的感情冲动投资更为突出。
由此推测,相比“高富帅”,“屌丝”们可能更容易沉溺于“1元云购”的活动中,渴望“一夜暴富”,渴望“逆袭”。


      “1元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但是一旦“聚焦错觉”,而又“过分自信”,笃信“赌徒谬误”,痛惜“沉没成本”,最后只能是“欲哭无泪”。抱着娱乐的心态,愿赌服输吧!“条条大道通罗马”,拥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脚踏实地地奋斗,不投机取巧,“屌丝”终有“逆袭”日,与君共勉。

(部分理论解释参考于网络,8月23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13#
发表于 2015-8-23 23:51:30 |只看该作者
李勤 发表于 2015-8-21 20:11
先留个脚印,容后细读。

谢谢李老师!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12#
发表于 2015-8-23 23:51:00 |只看该作者
云索 发表于 2015-8-21 17:15
有道理呢,青春,正是因为被命运残酷的咬去了一角,才涌流出真正的自我。

谢谢云索哥。命运让我们享受什么样的青春,我们就尽情享受吧。

290

主题

2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石子
10578 颗
帖子
27843
在线时间
6433 小时

朴璞水王勋章

11#
发表于 2015-8-21 20:11:55 |只看该作者
先留个脚印,容后细读。

303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黑玉

石子
4692 颗
帖子
17548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10#
发表于 2015-8-21 17:15:00 |只看该作者
小鱼的理想 发表于 2015-8-18 23:38
没有走过弯路的青春是不完整的      朋友的表弟小Y今年高考失意,决定复读一年,“高四”继续奋战。小Y告诉 ...

有道理呢,青春,正是因为被命运残酷的咬去了一角,才涌流出真正的自我。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9#
发表于 2015-8-18 23:38: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8-18 23:39 编辑

没有走过弯路的青春是不完整的
      朋友的表弟小Y今年高考失意,决定复读一年,“高四”继续奋战。小Y告诉我,虽然他有些不甘心,但同时也正努力调整好心态,投入新的备考复习中。
      从某个方面上讲 ,“高四”复读生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要比应届生更大,因为背负着一年时间的机会成本,同时也背负着亲人朋友的各种期望。
      小Y希望我能给他一些建议或激励时,我说了一句“没有经历过‘高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其实最初知道这句话来源于我的室友。大一寝室7个室友中,有4个是从“高四”复读中走过来的。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了“高四”老师告诉他们的这句话——“没有经历过‘高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据室友们描述,“高四”这一年,他们为了梦想,争分夺秒奋斗,克服着心理上的种种压力与矛盾,渺视一切困难,只管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刺,这是成长和蜕变的一年,艰辛,充实,而美好。他们告诉我,这句可能天底下“高四”老师都会说的话,是温暖而充满力量的,陪伴支持了他们“高四”整整一年,为此他们心怀感恩。
      而当我跟小Y说起这句话,讲到我室友们的故事时,我看到小Y的眼神中似乎充满着希望和力量,他的头点得很用力,告诉我,听了我的一番话后,他感觉对“高四”突然很是期待,浑身充满了斗志。
      嘿,“没有经历过‘高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是怎样一句神奇的话语,为什么会如此具有感染力?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这句话使用的是“一般化”的技术,即咨询师会告诉来访者,很多人和他一样,他的问题是常见的暂时性的困境,具有普遍性,而不是病态的、无法控制的灾难,以此缓解或改善来访者的情绪,从而使他们可以接纳自己的问题。原本让“高四”学生感到“压力山大”的复读问题,转变为是“人生必经之路”,刹那间,烟消云散,高山夷为平地,前路一片开阔。“一般化”的技术有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功效,在临床心理咨询中,是很常见的一个技术。
       说到“一般化”技术的时候,我想起了我学生H跟我分享的一个故事。H因为开学前与父亲发生矛盾、回校后学生社团工作与学业冲突、感情上与恋人遭遇挫折等问题,抑郁、焦虑近一周的时间。当她觉得自己无法承受这么多的压力与情绪时,她选择了在课下的时候向心理学老师倾诉。当H讲述完她的故事时,心理学老师说了一句话。仅仅是一句话,H说听完之后,心都融化了,整个人泪流满面,觉得所有的问题顿时都不是问题了。
       H说这辈子她都忘不了那句话——“你只是一个19岁的孩子啊”。H说,自己一直都是带着强大的面具在生活,觉得自己应该是任何事情都能处理得尽善尽美得那种,然而,心理学老师说的“19岁的孩子”,直抵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19岁的孩子,因为叛逆与父母发生矛盾;在寻求自我价值时产生内在冲突;面对爱情百感交集,这些难道不正是一个19岁的女生应该面对的问题吗?困惑、迷茫、脆弱,甚至是犯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谁能够保证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做着正确的事情呢?于是,当我们能够理解“年少轻狂”面具下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学会直面成长与责任,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化解不了的问题,一切也就都释然了。
      套用“高四”老师们的“金玉名言”,我想说“没有走过弯路的青春是不完整的”。青春,注定是弯弯曲曲的道路,在路上,我们难免磕磕碰碰、迷失方向,经历内心的波澜起伏,寻寻觅觅,峰回路转,最终才抵达开满鲜花的地方。别一开始就给自己确定下精准的坐标,设定下条条框框的禁锢,没有经历过弯路的青春是不真实的,往往只是自欺欺人。如同电影《致青春》里赵又廷扮演的陈孝正,践行着“我的人生不能差错1厘米”的人生格言,最终只能是自食其果。接纳自己的“年少轻狂”,接纳自己也曾迷茫、困惑、脆弱、犯错,接纳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呐喊。既然弯路是我们的必经之路,那就让我们坦坦荡荡地潇洒走一回吧!

(8月17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8#
发表于 2015-8-14 23:44:13 |只看该作者
云索 发表于 2015-8-13 11:26
专业呢,有趣,能学到很多东西。谢谢阿鱼!

谢谢云索大哥来读!

303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黑玉

石子
4692 颗
帖子
17548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7#
发表于 2015-8-13 11:26:42 |只看该作者
专业呢,有趣,能学到很多东西。谢谢阿鱼!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6#
发表于 2015-8-13 00:41: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8-13 00:42 编辑

电影《破风》:悦纳自我比突破极限更难得
      “一个人愿意去花2年时间,去高原上骑行10万公里,以此突破自己的最大心率,是多么不容易……”从电影院出来,W像被打了鸡血般,整个人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仍然滔滔不绝地说着电影《破风》里的种种励志与温暖。
     “如果计划失败了呢?付出了时间和努力之后,没有实现目标呢?”我的这句话冷冰冰地砸在W的脸上。
     “怎么可能失败呢?一个人有那么强烈的想突破和成功的渴望,就一定会成功的!……” W有些激动。
      事实上,当电影里出现“2年时间,10万公里”这些数字的时候,对数字比较敏感的我,一下子联想到了“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T.Gladwell)在《异性》一书中提出来的,“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英国神经学家丹尼尔·列维京(Daniel Levitin)则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当然,后续有不少学者对“一万小时定律”提出过质疑,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最新的文章中也表示,并非所有的领域都适合该理论,特别是某些运动领域,确实是有一定的“天赋”因素在其中。
     “2年时间,10万公里”,算下来也大致付出了“一万小时”,一路艰辛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但是,假如,在骑行这项运动上,有些人经历了“一万小时”的锤炼却无法突破极限最终没能成功时,该是怎样的一个心理打击?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样的结果呢?
我承认,我出戏太快,这样的分析似乎过于理性。
    其实,相比让W振奋的花2年时间骑行10万公里突破极限这一情节,电影《破风》中让我感觉到更难能可贵的是几个主角在经历了各种挫折与弯路后,能够坦然地面对自我、悦纳自我。彭于晏主演的仇铭是个天赋优秀的冲线手,因痛殴出卖自己的队友,被禁赛九个月,最后在比赛冲刺时刻甘当绿叶作为破风手帮助邱田赢得了比赛;窦骁主演的邱田是个完美的破风手,却一心想当冲线者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因为身体极限无法突破,使用禁药,被逐出车队,最后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甘心为仇铭当破风手;崔始源主演的郑知元不甘心因“黑幕”而赢得的比赛,最后率领二级车队参与业余赛事,只求与仇铭一角高低,尽管输了比赛但是赢得了尊严;王珞丹扮演的黄诗瑶在因比赛受伤无法再从事心爱的自行车运动,最后在仇铭等人的帮助下重新振作起来,改为学习皮划艇项目……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位置,如果你是完美的破风手,又何必强求自己成为冲线手。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如果事实是,你真的不适合当将军,那么甘心做一个出色的士兵不也挺好。
在我看来,突破极限需要强大的内外驱力及意志,而悦纳自我则需要全面认识自我,敢于面对自己的优点长处,也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不足,拥抱阴影。但是,我们往往愿意为了心中炙热的梦想而奋不顾身地去努力拼搏,却未必愿意接纳自己的不足,不愿接受梦想破灭过后的辛酸、痛楚与无奈。
     回到刚才的问题,如果付出了“2年时间,10万公里”的努力仍然失败了怎么办?W憋了很久说了一句,“即使失败了,对他来讲,那一定也是一段美好的经历,不以成败论英雄。”当然,当W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是站在能够接纳失败、面对事实的立场上了。
     突破极限是美好的,而悦纳“突破不了极限”的事实,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更难得。“拿得起,放得下”,我想大概如此吧。

(2015年8月12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5#
发表于 2015-8-13 00:34: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8-13 00:37 编辑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为什么这么难?!

什么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学校工作的好处之一,就是有寒暑假,每逢此时朋友就会告诉我:“好羡慕你们做老师的,有寒暑假,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多么美好,但为什么要实现它却是这么难呢?朋友的话似乎表明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有寒暑假就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有不少同行或学生向我抱怨,到了寒暑假后,作息被打乱,每天睡到日晒三竿,然后刷刷微博,玩玩朋友圈,东转转西转转,一晃眼一天就过去了,再一晃眼,整个假期就结束了,原来计划完整的事情依旧只是在设想中。嘿,奇怪了,明明有大把的时间却虚度了,说好的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呢?而在心理咨询中也有来访者提及:害怕周末及假期,大片的时间会让自己恐慌,因为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事情,在学校学习日程表被排得满满的状态反倒让自己更踏实。
由此看来,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简而言之,就是能够让自己有兴趣去做的、能够从过程或结果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的事情。那些让你朝思暮想的事情,那些让你精神振奋的事情,那些让你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的事情。就如孔老夫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些你“知之”、“好之”、“乐之”的事情。

不知道“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怎么办?
      在咨询中,有来访者提出,“我没有感兴趣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事情感兴趣。”特别是一些受抑郁情绪困扰的来访者,时常抑郁悲观、自我评价低,对生活的兴趣感减退或丧失。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去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呢?
      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Dr. Martin E.P. Seligman)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指出:“幸福的生活就是找出你的优势并发挥它”,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儿童的教育上,都应该着重去探索“擅长做的事”。当我们去完成“自己擅长做的事情”时,可能会受到来自外界的称赞、关爱和注意,当外部动机转化为内在的个人价值感时,我们也会有相应积极的情绪体验,于是“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转化。
      以前我担任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名女生成绩平平,比较自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长,时常自怨自艾。几次班会后,我发现她口才不错,敢于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就在院系举办辩论赛时鼓励她参赛。她最终克服了胆怯退缩之心,和队友通力合作,一路过关斩将,力拔头筹,她也获得“最佳辩手”的荣誉称号。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自信心及自我效能感也不断提升,精神状态为之一振,后来还加入了学校辩论队,“辩论”从“擅长做的事情”转变为“喜欢做的事情”,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书写着属于她的精彩新生活。
      所以,当你还不能明确自己的兴趣及动力所在时,不妨从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开始探索吧。

知道“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却迟迟不去做呢?
     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很多的朋友一个问题:“假如生命中空出一年的时间让你自由地支配,不必为生存问题发愁,你会选择如何去度过这一年的时光?”
     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不妨也先停顿下来,用几分钟时间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我记得,几乎所有人被问到这个问题时,都表示很震撼,陷入了沉思。最后,大家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谈起自己这一年的规划都头头是道,甚至可以具体到哪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但问题是,行动呢?有些梦想未必真的需要完整的一年时间才能实现,例如当志愿者,去某地旅游,学一门乐器等等,完全可以利用寒暑假或日常闲余时间完成,为什么仍然虚度光阴,然后抱怨:“知易行难啊!”、“我只会做白日梦……”。既然知道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付诸行动这么难?
如果这个问题继续深入展开,又涉及到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时间规划与执行力的问题;二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
    先说前一种情况,当我们给自己贴上各种“拖延症”、“懒癌晚期”、“晚睡强迫症”的各种标签时,确实在提示着我们在时间规划上出现了问题。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时间被碎片化,面对纷繁的信息和各种诱惑,对内修炼自制力,掌握时间任务管理的原则,对外寻求监督约束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我的一些学生下载了时间管理的APP,每天按照实际情况设置计划并严格执行,效果显著。这确实是个提高效率的好办法,但是,最关键的依然是自制力与执行力,否则再好的APP也成了摆设,最后还是仰天长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总是耽于“幻想”,迟迟无法开展行动,或许有必要从后一种情况来找找原因了:是不是潜意识在作祟?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心理意义,知易行难的背后,可能隐含着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例如我的朋友小Z,她研究的课题是自己很感兴趣的,也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外界环境也要求她必须按时完成这个课题。然而,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她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个任务。一开始她并没有察觉,似乎总能找到种种理由来拖延,后来,连续多次的拖延后,她终于不得不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潜意识,进行个人的心理体验探索。结果她发现很重要的原因是太害怕失败,因为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她,觉得失败了就会让父母失望,就可能失去父母的爱。拖延课题,是潜意识在回避可能出现失败的结果。而当她解开了这个心结后,行动上也就不再拖延,全身心投入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中。
      按照精神分析流派的观点,我们是无法或很难觉察潜意识的,但是潜意识会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自我的觉察就尤为重要,你的“阻力”越大,其背后的心理动力也越大。这时,你最好能开始个人的心理体验或咨询,潜意识层面的工作、心理动力的探索,能够让你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未知的自己”,从而减少潜意识与意识层面的冲突,更好地接纳自我、发展自我。

(2015年8月7日)



Archiver|手机版|朴璞作家网   

GMT+8, 2024-5-17 14:3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