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朴璞文学论坛

搜索
热搜: 诗歌 文学 灌水
查看: 44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介绍] 《惠州日报》:诗人教师为山里娃筑梦

  [复制链接]

90

主题

0

好友

238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246 颗
帖子
238
在线时间
117 小时
1#
发表于 2013-1-18 17:02:50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了,我的老师”
扎根山区19年,地派中学教师厉佐勇病逝,师生缅怀悼念
2013年1月17日惠州日报惠州新闻
字号:T|T
厉佐勇。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黄桃陈春惠 本版图片 (除署名外)由厉佐勇家属提供 统筹 本报记者黄 桃
  ▲妻子潘少贞翻看丈夫一直珍藏刊登有他的作品的报纸。本报记者黄 桃 陈春惠 摄
▲厉佐勇(左)与著名诗人郭龙在惠州合影。
  ▲厉佐勇和他的学生们。
▲厉佐勇的办公桌上还堆放着学生们的试卷。 本报记者黄桃 陈春惠 摄
人物档案
  人物:厉佐勇
享年:44岁
职业:龙门县地派中学语文老师
生平: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1994年到龙门县地派中学任教。期间在校园内创办“星星文学社”,主编校园文学刊物《星空》,为学生筑起文学梦。厉佐勇是一位诗人,在诗歌创作上颇有造诣,曾深受洛夫、彭燕郊等著名诗人赏识。
那个下午,龙门中学高三学生潘欣瑜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电话里传来的消息,让她瞬间泪流满面。此后的几天,她夜不能寐,每每一闭上眼睛,最敬爱的老师的面容便浮现在脑海里。
妈妈告诉她的,是初中老师厉佐勇的死讯。
厉佐勇是龙门县地派镇地派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作为一位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生,他默默扎根山区,做了长达19年的“孩子王”。他的突然离世,使得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失去了支柱,诗坛失去了一名优秀的诗人,而地派中学师生们更从此痛失了一位良师益友。至此,他44岁的年华凋谢,半生的苦心经营嘎然而止,生动可敬的面目变成墙上那幅黑白相片,像清尘洒落在地派的山林间。
扎根山区
放弃待遇不错的工作,到地派当山村教师
  地派镇位于龙门县的西北部山区,可以说是山区中的山区。1994年,来自湖南蓝山的厉佐勇以一个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生的身份,通过龙门县教育局的招聘,辗转来到地派镇。在地派中学现任的42名老师中,厉佐勇是资格最老的教师之一。从1994年到2013年,厉佐勇这个湖南人在地派生活工作了19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他带出了无数名学生,也完成了一个外地人本地化的历程。19年的山区生活,让他熟悉并爱上地派,爱上这里朴实的客家人,并与当地人结婚生子。他说起地派话和龙门话,与当地人无异。厉佐勇老实、真诚的性格,也让他交上了众多当地朋友。
厉佐勇在来地派之前,曾在湖南有过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但比起做老师教书育人,那份工作对他来说没什么诱惑。他毅然放弃了已有的工作,坚持来地派做老师。来到地派之后,他发现地派远比他想象的落后。他没想到富裕的广东原来还有这么贫穷的地方,跟老家那里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然而,这个满腔热血的青年没有退缩。他反而觉得,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况且自己年轻就应该在艰苦的地方磨砺成长。本着这股劲,厉佐勇在地派扎下了根,当年一起来的湖南老乡纷纷调走之后,他坚持留了下来。
突患重病
被诊断胃癌晚期,入院10余天撒手人寰
  作为一名山村教师,厉佐勇曾受到过《惠州日报》的多次关注。他帮助学生潘欣瑜接受心脏手术的善事,以及他多年扎根山区教书育人的事迹均见诸报端。另外,厉佐勇还曾作为《惠州日报》的通讯员,为《惠州日报》提供过不少报料线索,上过头版头条。在本市的文学圈子里,厉佐勇也是圈内文友们熟识的诗友。一些与他交好的文友都知道,他写的诗朴素清丽,早年曾与文坛大诗人卞之琳、洛夫、郭龙等有密切的交往,他的诗与为人深得他们的认可。
2012年开始,厉佐勇经常感觉胃部不适,但一直没去看医生。在2013年元旦前两天,他到龙门当地医院检查身体,被告知患有前列腺疾病。但服药后他仍感觉尿频、睡眠差、没有食欲,于是决定到广州大医院再进行检查。跟学校领导请好假后,在妻子潘少贞的陪同下,厉佐勇在广州一家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时,他与常人无异,还自行爬楼梯上诊室。当时,家人及其本人都认为所患无大碍,过几天便可康复回家。没想到元旦后,厉佐勇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在接受抽取骨髓之后内脏出现大出血,在入院10余天后不幸离世。
厉佐勇作为当地为数不多的外地老师,其热心与善助等秉性受到当地人的认可与尊重。他离世的消息传到地派,与之相识的人奔走相告,无不为其落泪唏嘘。
最后一课
脸色不太好声音虚弱,叮嘱同学们好好学习
  同学们也曾在课堂上发现过老师身体有不适。在一节语文课上,孩子们发现厉老师突然蹲在地上,不出声,一副痛苦的表情。同学们赶紧上前询问老师,让老师请假,但老师拒绝了,说要帮同学复习。同学们纷纷让凳子给他坐,他也不肯坐,休息了一会儿又坚持给同学们上完了一节课。
八(二)班语文科代表潘舒婷心里除了对老师的怀念外,还有后悔和愧疚。潘舒婷清晰地记得,厉老师最后一堂课上的是自习课。在这以前,厉老师因为身体不适请过一段时间假。回来后,他的脸色一直不太好,说话声音虚弱,但还是坚持带病上课。潘舒婷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以为老师只是小感冒。课堂上,大家还有点吵闹。自习课上,厉老师叮嘱同学们要好好学习,不要让父母和老师担心。“这话听起来怪怪的,没想到竟然成了对我们告别的话语。想想当初我们也太不懂事了,现在很后悔。”潘舒婷说。
家人心碎
为妻儿筑起温暖的家,却未来得及享受
  与厉佐勇10多年朋友,地派中学体育老师廖火端每每在与他喝茶聊天、交往中都深深地感觉到,厉佐勇是家中的顶梁柱,是个对家庭负责任的男人。
廖火端是龙门本地人,以往农村耕田的辛苦让他感到厌倦,但厉佐勇对此却很能吃苦。每到插秧、收割季节,厉佐勇都会到田里给岳父帮忙,从无怨言。厉佐勇为了给家人筑一个安心舒适的家,经常从学校开着摩托车往40多公里外的县城新房跑。“为了节省开支,他还自己挑泥沙筑房,又脏又累的活,他从没对我抱怨过辛苦。”廖火端说。
2004年,厉佐勇的父亲因癌症病逝,厉佐勇心存遗憾,这么多年来自己没有一个安稳的家让父亲安享晚年。2008年,他拿着多年来的积蓄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凑来的钱,在距离学校40多公里的县城买了一套房子,一点点修筑父亲未完的梦和自己的梦。然而,当厉佐勇的梦终于筑起来时,他还没来得及享受梦想实现的绚烂和美丽,却给新房子留下破碎一地的凄清。
记者采访时,厉佐勇念初一的儿子正在县城的中学上学。父亲突然离世,对孩子的打击不小。但想到父亲的教导,他还是强忍悲痛上学去。想到新房子少了丈夫的身影,回忆起与他走过的点点滴滴,穿着一袭黑衣、留着一头短发的潘少贞不时发出哀叹,声音哽咽,泪眼朦胧。“以前家里的事情都是他处理的,我基本什么都不懂,以后的生活不知该怎么办。”说着,她默默地低下头。
他和孩子们
  学生对老师的追思,写满厚厚一本作业本
14日清晨,记者从惠州市区驱车两个多小时,抵达位于山区的地派中学。
下课铃声响过,孩子们安静地留在课室中,他们知道记者的到来与厉老师有关。说起厉老师,有的孩子在沉默中红了眼睛。潘少贞曾告诉记者,孩子们听到厉老师离世的消息后,自发地用作业本写下了对老师的追思,一本厚厚的作业本全都写满了。收到这份礼物的潘少贞,含着眼泪把孩子们的心意烧给了在天堂的丈夫。记者希望孩子们把他们对厉老师说的话再写一遍,本以为这个过分的要求孩子们会不愿意,但是他们听到后,马上低下头认真地写起来。
“心痛”、“下辈子还做你的学生”、“你永远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这是记者从收上来的小纸条中见到的最多的话语。
“以后没有老师帮我改诗,心里好难受”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也许是天命,夺去了这样一位善良公道的好人,再多的来去,也没有结局,只好抽身悲伤的戏剧,也只好当作早已注定,凭栏左望把君找。”八(三)班的廖梓荣同学用诗意的句子,写下了对厉老师的思念。
对于这位心中最好的老师的离去,廖梓荣至今还没从哀伤中回过神来。他不时抿着嘴,发红的眼眶似乎随时会落下泪来。廖梓荣是厉佐勇所教学生中喜欢写诗的一个,小学六年级起他便开始写诗,到了初中更是“疯狂”于诗歌创作。廖梓荣写的每一首诗都会拿给厉老师看。“厉老师总说我写得好,我也很受鼓舞。”廖梓荣说,厉老师总是为他耐心修改,每一次他都受益匪浅。
“厉老师是位诗人,却一直很低调,我为他的谦虚而感动,他是我最敬佩的老师。”廖梓荣说,如果不是厉老师离世,同学们自发上网搜索他的相关资料,大家还不知道老师那么有才气和名气。“想到以后没有老师帮我改诗,心里好难受。”廖梓荣握着的双手放在膝盖上,落寞地低下了头。
说服家长送女儿做手术,发动师生捐款
对于潘欣瑜来说,厉佐勇不仅仅是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更是义父,是恩人。
2007年,在地派中学初一(4)班就读的潘欣瑜在一次作文课上,写下一篇《我渴望飞翔》的作文。在作文中,欣瑜写出了自己患先天性心脏病并时常发作的遭遇。欣瑜当时的语文老师正是厉佐勇,在看到她的作文后出于担忧,厉佐勇立即与欣瑜的家长取得了联系,详细了解了欣瑜的病情。在家访中,厉佐勇看到了这个家庭的贫困,更体会到欣瑜求生的欲望。
在厉佐勇多次的沟通与游说中,欣瑜的家长终于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带女儿去做手术。在广州的一家医院,欣瑜成功接受了心脏手术。术后钱用光了,一直与他们保持联系的厉佐勇听到后,马上发动班里的学生为其捐款,随后地派中学与地派中心小学联合发起倡议为欣瑜捐款。手术后欣瑜重拾了健康,得以像普通孩子那样自由奔跑。她还考进了龙门中学,今年即将参加高考。
“差生”道出心里话,喜欢厉老师
厉佐勇去世的消息传开后,他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自发写下了追思的话,当中就有一位在同学和一些老师眼中的 “差生”——— 徐云聪。在小纸条中,他向厉老师道歉,希望他原谅这个不听话的学生。
在记者面前,徐云聪吐露了他的心里话:他喜欢厉老师,如果可能的话他希望厉老师能回来。“我上课时捣蛋了,厉老师不会骂我,而是委婉地对我讲道理。被老师说了我会不好意思,就停下来不捣乱了。”徐云聪说,虽然自己成绩不好,也经常上课捣乱,但厉老师同样很关心他。一次徐云聪与同学逃课到水库钓鱼,厉老师知道后找到徐云聪的家长四处寻找。最后徐云聪自己回家了才听父亲说,厉老师放下所有的事情跑出去找他,那一刻他十分愧疚。
老师人如其笔名,不浮躁不功利
刘耀平是厉佐勇早年的学生之一。初中毕业多年,在教过他的多位老师中,他对初中老师厉佐勇的印象最深刻。
1996年,在地派中学读初一的刘耀平并非厉佐勇班上的学生。通过政治老师潘少贞的关系,刘耀平常与厉老师交流文学创作。“厉老师对学生很关心,是个温文尔雅的人。他常介绍好书给我们,在聊天中给我们人生启发。”刘耀平说,老师曾有过一个笔名为“寒石”,就如此名一样,老师为人踏实,不浮躁不功利。“老师对我说过,要我认真读书,将来考上大学之后他供我读。这句话很让我感动,我至今仍记得很清楚。”刘耀平说,在厉老师的鼓励下,他考取了市一中,并考上了中山大学,硕士毕业后现在深圳一家单位工作。“可惜的是,老师当年希望我往小说创作方向发展,结果我没走这条路,辜负老师了。”
厉佐勇生前作品
《乡村》
乡村有许多哲理,我一下悟不出。
乡村有许多故事有许多歌谣,还有许多的风景难以描绘。
息憩着朴实的乡民,一代又一代接受古朴的民风洗涤,乡民们有着山一样坚强的意志。
《致老师》
一座坚韧的弓
我是从弓里射出的箭
一弯智慧的虹
我是爬上脊背的孩子
您将每个日子铸成黄金
一个民族才拥有璀璨
同事眼中的他
乐于助人以苦为乐,将课堂还给学生
  “老师突然离世,这是学校10多年来第一次遇到的事情。”痛失一名兢兢业业的部下和伙伴,地派中学校长万木荣和全校老师一样,感到心痛和惋惜。在万木荣眼中,厉佐勇对工作认真负责,经常熬夜工作,但他总是将工作中的苦当作乐,表露出来的都是乐观和幽默。
厉佐勇爱写诗,文笔流畅。来到地派中学之后,他带着一群学生一手组建了学校的文学社——— 星星文学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文学的学生。在他的教导下,同学们的作品纷纷在《语文报》、《第二课堂》等刊物上发表,星星文学社的刊物《星空》也办得有声有色,同学们都以在《星空》发表作品为荣。凭着这个文学社,地派中学还在县里拿过不少奖。
地派中学先后曾有10多名来自湖南的教师,但不少老师忍受不住乡村的清贫和艰苦相继离开。1975年出生的语文科组老师龙春与厉佐勇一样,都是1994年来到学校任教的湖南人,两人是校友。厉佐勇走后,学校里的外地老师就只剩龙春一人了。龙春回忆她刚到学校时,因为语言不通吃了不少苦头,而当地乡村人平淡的生活也让她有些不适应。多年以后,她才不知不觉适应并喜欢上这种生活。
“作为外地来的老师,我们都没想过回报。”龙春和厉佐勇一样,喜欢山里的工作,喜欢山里娃的淳朴善良和清澈眼眸。龙春说,刚到这时,厉佐勇的教育方式比较严厉。但随后他率先跳出了传统的框框,转变教学方式,温柔、耐心地对待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学好语文,爱上阅读、写作。
对体育老师廖火端来说,厉佐勇是他的好哥们。两人同住一层宿舍,性格合拍,经常一起喝茶、聊天、外出、吃饭。廖火端说,厉佐勇除了笔墨文采好、写诗了得以外,还平易近人,喜欢交友,不爱计较,乐于助人。有一次,廖火端从广州回到龙门,因为是晚上六七时了,回学校十分不便。厉佐勇得知后,便骑着摩托车走七八公里路,到国道附近接廖火端回学校。
学生眼中的他
“老师更像是我们的朋友”
  采访中,厉佐勇生前所教班级不少同学都向记者谈起了他们心中的厉老师。在他们看来,厉佐勇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
记者:听到老师去世的消息时,一定很难过吧?
学生廖梓荣:我当场就哭了。第二天我和同学到老师家探望师母,看到客厅电视机上摆放着他的黑白遗照,我看了一眼后就不敢直视,我怕我忍不住会哭。
记者:厉老师上课风格怎么样?
学生石楚伦:我以前一上语文课就头痛,自从厉老师教我们后,我不仅爱上语文课,语文还变成了我的优势科目。厉老师在课堂上很幽默,尤其是上古文时深入浅出,课堂氛围非常轻松。厉老师上课从不带书,有时会通过自己到乡村教书的经历给我们讲道理,鼓励大家努力学习。
记者: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吧?
石楚伦:厉老师说,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学会做人。他更像是我们的朋友,常教导我们要怎么做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也很尊重他。
记者:你们常跟老师聊天吗?
廖梓荣:我常找他聊天,每隔一两天还会找他到操场跑步。跑步时,我们不聊学习,只谈生活。但是,以后不可能再这样了。

Archiver|手机版|朴璞作家网   

GMT+8, 2024-5-18 20:5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