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璞文学论坛

标题: 信似故人来 [打印本页]

作者: 清影    时间: 2010-6-3 07:11
标题: 信似故人来
刚放假的一天,忽然收到一封信,洁白的信封,精美的邮票。信封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我的大名,那分明就是寄给我的信。仔细一瞧,原来是本地电大寄来的,拆出来,不过是一张函授的广告。淡淡的欢喜瞬间转化为失望,但还是倍感亲切。早些年,总能收到邮递员送来的信,当时也想象不出电子邮件的神奇。现在随手发送着伊妹儿,却无比怀念过去贴着邮票盖着邮戳的书信。

     好友娟子是来信最勤的,读师范时,每年的寒暑假,我们鸿雁传书,几乎每个星期都能收到她的一封来信,信封上端端正正写着我的名字,右上角贴着精挑细选的邮票,邮票变换着式样,也变换贴法,有时向左有时向右,有时倒着贴,像个顽皮的孩子在信封上玩着花样。撕开封口,滑溜出来的是厚厚的折叠成不规则形状的纸张,打开信纸,一股淡淡的香味夹杂着钢笔墨水的味道扑鼻而来,常用的信纸是一种由淡红色横线隔行的洁白纸张,一般有两三张信纸,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写满了黑色的钢笔字。信的内容不外是聊聊学习,后来是聊工作,一般都聊一些日常小事,聊得最多的是喜怒哀乐各种心情。很少谈理想谈未来之类的大道理,更从来没谈到爱情。那时写信之勤,甚至引起了父亲的怀疑。一次,父亲面有怒色地拿着娟子刚寄来的还没拆开的信质问我:“这是谁寄来的信?”我不解地看看父亲,说:“这不是娟子写的吗?曾来过我们家的娟子。”很久很久以后我才明白父亲的怒气,他以为我在和男生通信,有早恋的迹象。工作后,和娟子的通信从没有中断过,直到电话手机网络进入我们的生活,书信在我们的视野中也渐行渐远了。

     也记得老朱,读初中时就是学校女子班班长的身材高挑长相清丽的城里姑娘,她一家是归国华侨,父母在罐头厂当领导,生活宽裕。老朱个性开朗活泼,处世大方得体,上得舞台说相声拉小提琴,下到操场排球场上挥洒英姿。在学校老师校长,班里男女同学无不喜欢她。开始,也不知道为何,她对普通的我格外好,刚放假,她会给我写很长很长的信,我禁不住好奇问她:“为什么单给我写信?”她写道,她生活里从来没遇到像我这样率真可爱的人,她喜欢这样。后来,见识了率真可爱之后,等到师范三年级时,我和她情谊变得淡淡的似有若无。可就在那年的寒假,过年前,我收到了她一封长达七页信纸的信,不同时间写下的算是装在一个信封里的两封信,一封三页纸的是撕碎了又重新拼贴好的信,另一封四页的整整齐齐却泪痕斑斑。这封泪痕斑斑的信里告知了原委,原来她写好给我的信后,放进信封里没有封口就搁在桌子上,还没来得及寄出时,被她另一位平日里和她很热乎的好友拆看了,她怒不可遏,觉得朋友这一做法大大伤害了她,差点就和此朋友翻脸了。一怒之下把信全撕了。过了几天又拼贴好另写一封信一起寄过来。我接到信时并不是很理解她,因为那封撕破的信件好像也并没有什么秘密,即使被窥视,也没什么。为何如此大动肝火,如此伤心不已。后来我渐渐明白,这就是禁区,这就是底线。别看老朱像个交际花,人缘好得不得了,其实她内心孤苦,自闭。有些话只愿意对个别的人说,很多时候不愿意别人窥见她的内心深处。工作后,她回到了远离我们这里的故乡工作,也远离了我们的视线。可时不时想起她青春时的意气风发,小小的彷徨无助。

    书信更能让我们袒露心迹,更能让我们接近彼此。我们寄信的繁琐,等信的焦急,阅信的情怀,无不一一印证着深厚的情谊。现代文明的快捷通讯使得人类情感如速食面,快速,便捷,闻起来很香,吃起来无味,少了很多回味的环节。总有一些东西随着时代没落,却有些记忆如永不衰败的花朵开在心头。就如书信 ——信似故人来。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0-6-3 07:36
欢迎楼主。
想必就是祝福说的那位擅写散文的同事吧?
作者: 柯默默    时间: 2010-6-3 08:24
呼呼,鸿雁传信的时代,飞鸽传书的时代,早已过去。
真正的相思,似乎很难以体会了。

信,似故人来啊……

感受这些在书信中传达的情怀,如果还有那么一天,能收到友人的手写信,贴上邮票,跨越山水跋涉到我面前,那真会是一件欣喜若狂的事呢。
作者: 祝福    时间: 2010-6-3 12:14
欢迎楼主。
想必就是祝福说的那位擅写散文的同事吧?
李勤 发表于 2010-6-2 16:36



    呵呵,是同学不同事!
作者: 祝福    时间: 2010-6-3 12:21
喜欢看着书信上各具特色的笔迹,或潦草,或工整,还飘着淡淡的笔水味儿,很亲切。看着信儿,写信人的样貌儿仿佛浮现在眼前——信是故人来啊!
作者: 清影    时间: 2010-6-3 14:31
回复 2# 李勤


    见笑!这个祝福,在前辈面前班门弄斧了啊。问好李勤老师,经常听他们提起您.幸会!
作者: 清影    时间: 2010-6-3 14:33
回复 3# 柯默默

是啊,我也经常这样想,不知道还能不能收到手写书信,那该是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
作者: 清影    时间: 2010-6-3 14:34
呵呵,是同学不同事!
祝福 发表于 2010-6-2 21:14



   
作者: 清影    时间: 2010-6-3 14:35
回复 5# 祝福


    想起青葱岁月,想起同窗好友了。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0-6-3 22:21
呵呵,是同学不同事!
祝福 发表于 2010-6-3 12:14



    记错了,抱歉。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0-6-3 22:22
回复  李勤


    见笑!这个祝福,在前辈面前班门弄斧了啊。问好李勤老师,经常听他们提起您.幸会!
清影 发表于 2010-6-3 14:31


欢迎来到本论坛,祝你在此与大家相处愉快。
期待欣赏你更多佳作。
作者: 彩色的梦    时间: 2010-6-4 02:16
欣赏清影佳作。想起了遥远的写信、等信的日子。
作者: 飘然    时间: 2010-6-4 13:08
科机的进步,让我们得益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体验情感的机会。
因而产生了《信似故人来》。
读完《信似故人来》,让我忆起了和朋友们通信的日子。
这种感觉真好:如淡淡的白玉兰花香随风从记忆的深处飘来。
作者: 清影    时间: 2010-6-4 13:38
欣赏清影佳作。想起了遥远的写信、等信的日子。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0-6-3 11:16



    谢谢!是的,美好的东西时光是流逝不了的。
作者: 清影    时间: 2010-6-4 13:40
科机的进步,让我们得益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体验情感的机会。
因而产生了《信似故人来》。
读完《 ...
飘然 发表于 2010-6-3 22:08



   “ 这种感觉真好:如淡淡的白玉兰花香随风从记忆的深处飘来。”这个比喻真贴切!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0-6-4 22:43
当事物成为追忆的时候,总会变得美好。
信件往来,是以前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衍生了多少故事啊。
我至今还保存着许多信件,偶尔也还会收到一两封信。嘿嘿,这是老人家的专利哦。
作者: 云索    时间: 2010-6-5 03:28
从初中到大学,在我的学生时代,我一共写过四五十封信,那时候写信是经常的,现在却不写了,一是不方便去邮局,二是不知道写给谁好,都是电话和短信联系了。
作者: 望帆    时间: 2010-6-5 10:53
欣赏了。好像应该是“信是故人来”吧。
作者: 祝福    时间: 2010-6-6 13:09
回复  祝福


    想起青葱岁月,想起同窗好友了。
清影 发表于 2010-6-2 23:35



    那段岁月魂牵梦萦,那是我们人生最灿烂的一段时光啊!
作者: 范源    时间: 2010-6-11 08:37
想起了写信、等信、收信、读信的遥远岁月了。
感谢楼主,带我们一起回顾了有信的日子。
作者: 清影    时间: 2010-6-11 13:54
当事物成为追忆的时候,总会变得美好。
信件往来,是以前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衍生了多少故事啊。
我 ...
李勤 发表于 2010-6-4 07:43



    故事总在继续~~平台不同而已。
作者: 清影    时间: 2010-6-11 13:56
从初中到大学,在我的学生时代,我一共写过四五十封信,那时候写信是经常的,现在却不写了,一是不方便去邮 ...
云索 发表于 2010-6-4 12:28



    是啊,现在的伊妹儿更方便了。
作者: 清影    时间: 2010-6-11 13:57
欣赏了。好像应该是“信是故人来”吧。
望帆 发表于 2010-6-4 19:53



    呵呵,谢谢!还是“似”。
作者: 清影    时间: 2010-6-11 13:58
想起了写信、等信、收信、读信的遥远岁月了。
感谢楼主,带我们一起回顾了有信的日子。
范源 发表于 2010-6-10 17:37



    谢谢!那就顺便想起了亲爱的他们呀。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0-6-30 22:58
再来看看这篇关于书信的文章。
作者: 不问圆缺    时间: 2010-7-4 09:54
这一篇,写信及人,颇有读头,只是标题似乎定得不是很好。
作者: 安乐    时间: 2010-7-28 15:19
呵呵
我倒是经常关注邮箱里的EMAIL
作者: 色色    时间: 2010-9-25 00:00
本帖最后由 色色 于 2010-9-25 00:03 编辑

信似是故人来,让人想起写信的日子,暖暖的岁月。
作者: 张志斌    时间: 2010-9-25 09:30
2005年后,基本的联系,就是电话QQ电子邮箱了。写信最多的是在1994-1998年,交笔友,同学联络。那种友情,真的可贵。
逝去的日子,不再回来,鸿雁还在,珍惜每天,我们要活出更好的未来。
作者: 刘苏红    时间: 2010-11-6 22:14
是呵,“信似故人来”。感慨!
作者: 范源    时间: 2010-11-13 11:46
再来读信。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3-2-17 17:07
捞起旧帖。
作者: 李勤    时间: 2013-2-17 17:13
正月初四,我回甲子参加当年在甲子初级中学任教时的学生30周年会纪念活动。
当晚,见到了清影和祝福。

感觉不错,是颇有见地和才气的女子。
作者: 范源    时间: 2013-2-17 22:54
托老师的福,我也见到了这两位颇有才气的筒子。
作者: 云索    时间: 2013-3-2 09:54
信是故人来,多么诗意和温暖!




欢迎光临 朴璞文学论坛 (http://bbs.pupuzuo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