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朴璞文学论坛

搜索
热搜: 诗歌 文学 灌水
查看: 9240|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鱼心吧(不定期更新)

[复制链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13 00:21: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哈,开个帖子,作为小鱼正在尝试中的“心理学+文字”的试验田,探索中,不定期更新,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2#
发表于 2015-8-13 00:23:57 |只看该作者
沙发自己做,帖子起了这样一个名字,还真有点战战兢兢,暂时没想到更好的名字之前,就先这样吧。废话少说,下面开始贴作品。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3#
发表于 2015-8-13 00:27: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8-13 00:33 编辑

心理学解读:12年未发新专辑,歌迷为何对朴树念念不忘?
     今天,你的朋友圈“被朴树”了吗?上午八点,歌手朴树的新专辑《好好地》主打歌曲《在木星》首发,一时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如同去年歌曲《平凡之路》发布时的情景。这位时隔12年才发行新专辑的歌手,这位低调而朴实的歌手,歌迷为何对其念念不忘。本文将尝试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解读。
近因效应:在最辉煌的时候选择隐退歌坛
     朴树上一张专辑《生如夏花》发行于200311月,专辑发行不到半年销量便突破50万张。这张专辑中的《生如夏花》、《Colorful Days》、《傻子才悲伤》、《我爱你,再见》等歌曲成了当时各大排行榜的冠军歌曲,该专辑获得第4届百事音乐风云榜年度内地年度最佳专辑,第11届中国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专辑奖,第4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专辑,第4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十大华语唱片等奖项。而凭借《生如夏花》专辑,朴树也获得了第10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最佳男歌手奖、第4届百事音乐风云榜年度内地最佳男歌手、第11届中国歌曲排行榜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第3MTV亚洲音乐大奖地区最受欢迎歌手奖等个人奖项,撼动了当时内地乐坛由孙楠多年“垄断”的“一哥”席位。然而,就在属于朴树的“黄金时期”里,他选择了隐退歌坛,整整12年,没有再发行新专辑。尽管如此,留在歌迷记忆里的是,《生如夏花》这张经典而百听不厌的专辑,歌迷们翘首以盼着朴树发布新歌,发行新专辑。
      从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可以来解释这个现象,“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近因效应”认为,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正是因为《生如夏花》专辑取得的巨大成功,让歌迷对朴树的新专辑充满了极大的期待。假如专辑《生如夏花》反响平平,那么歌迷记住的可能只是朴树前一张专辑《白桦林》、《那些花儿》等,或许一定程度上“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仍然有所影响,但是其期待值必然不如现在这般,其结果大可如只有一首成名曲的过气歌手,在新人辈出的年代里被淹没。“近因效应”对人们的判断与评价往往有着“看不见”的影响。例如,歌手王蓉近两年接连推出《坏姐姐》、《小鸡小鸡》等“神曲”之后,大家自然而然便将其归类为“神曲歌手”,对于王蓉下一首“神曲”会怎样的无厘头与搞怪充满了期待。正是因为王蓉最新的“神曲”形象深入人心,大家几乎都已经忘记了最初王蓉出道的时候,唱着《完美》、《爸爸妈妈》等小清新歌曲的“才女”形象。
      而当我们再以“近因效应”看待朴树隐退的这12年期间的行踪,大家记住的可能还有,2007年参加湖南卫视《名声大震》与刘璇搭档获得冠军;2013年为《厨子痞子戏子》演绎的片尾曲《送别》,2014年为电影《后会无期》唱作的歌曲《平凡之路》……尽管朴树一直很低调,但是在歌迷对能追溯到的朴树的最近印象都是相对较正面与积极的一面,朴树并没有让歌迷失望,所以歌迷对朴树的新专辑依旧充满着期待。
“边际效应”与“贝勃定律”:十二年磨一剑更值得被期待
      边际效应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是指消费者在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其产生的效用成递减速趋势。通俗点解释是: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以此发展,我们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一步步趋向乏味。社会心理学用“贝勃定律”来解释“边际效应”,认为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她)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来说,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
       关于“贝勃定律”,有这样一个经典的送玫瑰的经典心理学实验。2008 年情人节前,一位意大利心理学家在佛罗伦萨找到两对具有大体相同成长背景、年龄阶段和交往过程的恋人,让他们做了一次送玫瑰花的实验。心理学家让其中一对恋人中的男孩,每周末都给自己心爱的姑娘送去一束红玫瑰;让另一对恋人中的男孩,只在情人节那天给心爱的姑娘送去一束红玫瑰。由于两个男孩的送花频率和时机不同,导致结果截然不同。那个在每周末都收到红玫瑰的姑娘,表现得相当平静,尽管没有特别的不满意,但她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我看到别人送给女朋友大把的‘蓝色妖姬’,比这普通的红玫瑰漂亮多了,真是很羡慕!”那个从来没有接到过红玫瑰的姑娘,当捧着男朋友送来的玫瑰花时,表现出了被呵护、被关爱的极度甜蜜,随后竟旁若无人、欣喜若狂地与男友紧紧拥吻在一起。
      同样的,朴树时隔12年发行新专辑被赋予无限的情感期待无疑也是应验了“边际效应”与“贝勃定律”。假如朴树是以每年一张专辑的频率发布,其专辑的作品质量不能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那么歌迷对其歌曲的情感体验势必会越来越淡漠,对其新作品的期待值也势必会下降。加上上述提到的“近因效应”,歌迷对其总体的印象与评价也会有所打折。以周杰伦作为例子,在华语乐坛有着不可替代影响力的音乐才子周杰伦,几乎以每年一张专辑的频率展现着他的音乐才华,伴随了8090后一代人的成长。周杰伦在众多的专辑中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经典作品,然而,从2010年至今发行的几张专辑中,却很少有像他早期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一样被大家所铭记,甚至有歌迷大呼周杰伦“江郎才尽”,对其新作品深感失望。事实上,或许周杰伦并非“江郎才尽”,只是歌迷的耳朵变得“挑剔”起来了,相似的曲风风格,如果未能注入更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性元素,在“边际效应”与“贝勃定律”的影响下,其心理刺激只能是呈现日趋递减的现象。由此可见,“十二年磨一剑”的朴树更值得被期待。
“白玉微瑕”效应:不完美更受欢迎
     朴树是一位音乐才华横溢的歌手,他真诚地写歌、唱歌,在他的世界里,用心地做着属于自己的音乐,他是一个吟游诗人,一个心灵歌者。但是严格意义上讲,朴树是一个不合格的艺人,他厌恶宣传,厌恶交际,厌恶虚假,他不懂得哗众取宠,他不会刻意讨好。在台上唱歌的时候,面对着聚光灯与摄像机,他很容易紧张,时不时还忘词,他不善言辞,说话笨笨的不够讨巧。但歌迷之所以十年如一日地痴迷着朴树,为之苦苦守护与等待,正是因为他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不完美的歌手。
     心理学上,有一个“白璧微瑕”效应,也称“犯错误效应”,指的是即小小的错误反而会使有才能的人际吸引力提高。心理学上对这种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一个能力非凡的人给人感觉总是不安全不真实的,人们对这样的形象不是真正的接纳和喜欢,而是有距离地敬而远之或敬而仰之。鲁迅先生曾说:“凡是神圣的、神秘的事物都是值得怀疑的。”另一种解释是从人的自我价值保护角度来说的。通常人们喜欢有才能的人,才能与被喜欢的程度成正比例关系。但是,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限度,如果一个人能力过强过于突出,强到足以使对方感到自己的卑微无能和价值受损,事情就会向反方向发展。人首先是进行自我价值保护的,任何一个人,无论如何不可能选择一个总是衬托出自己无能和低劣的对象来喜欢。相反,一个犯小错误的的能力出众者则降低了这种压力,缩小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保护了他人的自尊,因而也赢得更多的喜爱。
在朴树身上,恰好是印证了“白璧微瑕”效应,在歌迷眼里,朴树是个才子,又是个孩子,他富有才华,真实,单纯,同时他又是敏感而脆弱的,歌迷欣赏他,同时又心疼他。去年新浪微博上的乐评红人“耳帝”曾经在微博上评论朴树的唱功与舞台表现等的不足,结果遭到了朴树歌迷的各种“反击”,在歌迷眼里,朴树的种种缺点与不足反倒是他的特色,或许正是有这些不足与瑕疵的存在,才呈现出一个更为生动与立体化的朴树,一个真实的如邻家大男孩或邻家大叔般的朴树。
      事实上,人不可能是完美的,那些几乎被冠以“完美”形象存在的个体,往往是笼罩着一层光环,从心理学上解释为“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即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其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光环效应”的例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诸如演员文章,在其出轨事件之前,在媒体的宣传下及舆论的传播中,戏里戏外几乎都是以“男神”般的形象存在,近乎完美,在微博与朋友圈里还一直在转载着各种好男人文章的爱情故事与语录等。然而,在出轨事件发生之后,人们几乎“一边倒”地讨伐文章,其公众形象一落千丈,究其原因在于其“光环效应”中美丽“光环”的破灭。
      朴树深受歌迷的欣赏与喜爱,在于“白璧微瑕”效应而非“光环效应”,正是因为朴树是不完美的,所以十二年才发行一张专辑,也是能被接纳与包容的,不完美的朴树,值得歌迷十二年的守候与等待。

(2015年7月27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4#
发表于 2015-8-13 00:32: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8-13 00:36 编辑

追求你的“稳定”,或许并没有错
      最近一篇名为《你所谓的稳定》的文章在朋友圈里备受关注。我读了之后,挺认同作者关于“稳定”的观点“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本身,所以唯有每天努力奔波,才不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你所谓的稳定》一文中提到的D的一个师兄在公务员系统里犯了一个错误被开除,为此面临着重新与年轻人一起竞争找工作的窘迫局面。怎样的错误,会让一个人从体制内被开除,我不敢想象。但这里面其实提示了一个问题,就是“稳定”中也是有“风险”的。但凡人活着,做什么事情能保证没有任何风险,万无一失呢,既然选择了出门,则选择了可能碰到交通意外的可能性,这是必然的。在体制外,犯了错误,同样可能被开除,只是,在大家的认知里,这个“开除”似乎是个常态,即便老板不开除我,我随时也可能卷席走人。相对“稳定”状态中包含的“风险”,事实上是所有人在选择职业时都会面对的,只是有的人能够“居安思危”,有的人是“执迷不悟”。选择的时候,已经决定了“风险”的存在及其大小,类似于投资时选择银行储蓄还是股票投资,其风险收益各不相同。因此,你不能等到风险发生了,才痛恨当初的选择。
      既然所谓绝对的“稳定”并不存在,那么追求相对“稳定”的一个生活状态,有没有错?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一份相对固定的工资,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工作状态……我想说,因人而异,对你而言,或许并没有错。
      心理学的“人职匹配”理论认为,不同个体有不同的人格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方式等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个体在进行职业决策时,应选择与自己的人格特征相适应的职业。以公务员为例,按照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其在“传统型”的维度上的得分可能会相对更高一些。而从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16PF)的测验上看,“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等因子得分较高、“幻想性”、“实验性”等因子得分较低的个体可能更适合从事公务员职业。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所追求的生活状态势必有所差异,我们不必用同一个模板与标准去要求或评判一个人的选择。如果你是“英雄豪杰”,尽管“驰骋沙场”,如果你是“贤妻良母”,那么“相夫教子”也未尝不可,关键在于你的选择跟你的人格、能力、价值观等是否真的匹配。
      从内心矛盾冲突相对更少,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角度,“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归根到底,最重要的还是“认识你自己”。

(2015年7月29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5#
发表于 2015-8-13 00:34: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8-13 00:37 编辑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为什么这么难?!

什么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学校工作的好处之一,就是有寒暑假,每逢此时朋友就会告诉我:“好羡慕你们做老师的,有寒暑假,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多么美好,但为什么要实现它却是这么难呢?朋友的话似乎表明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有寒暑假就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有不少同行或学生向我抱怨,到了寒暑假后,作息被打乱,每天睡到日晒三竿,然后刷刷微博,玩玩朋友圈,东转转西转转,一晃眼一天就过去了,再一晃眼,整个假期就结束了,原来计划完整的事情依旧只是在设想中。嘿,奇怪了,明明有大把的时间却虚度了,说好的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呢?而在心理咨询中也有来访者提及:害怕周末及假期,大片的时间会让自己恐慌,因为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事情,在学校学习日程表被排得满满的状态反倒让自己更踏实。
由此看来,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简而言之,就是能够让自己有兴趣去做的、能够从过程或结果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的事情。那些让你朝思暮想的事情,那些让你精神振奋的事情,那些让你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的事情。就如孔老夫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些你“知之”、“好之”、“乐之”的事情。

不知道“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怎么办?
      在咨询中,有来访者提出,“我没有感兴趣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事情感兴趣。”特别是一些受抑郁情绪困扰的来访者,时常抑郁悲观、自我评价低,对生活的兴趣感减退或丧失。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去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呢?
      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Dr. Martin E.P. Seligman)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指出:“幸福的生活就是找出你的优势并发挥它”,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儿童的教育上,都应该着重去探索“擅长做的事”。当我们去完成“自己擅长做的事情”时,可能会受到来自外界的称赞、关爱和注意,当外部动机转化为内在的个人价值感时,我们也会有相应积极的情绪体验,于是“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转化。
      以前我担任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名女生成绩平平,比较自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长,时常自怨自艾。几次班会后,我发现她口才不错,敢于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就在院系举办辩论赛时鼓励她参赛。她最终克服了胆怯退缩之心,和队友通力合作,一路过关斩将,力拔头筹,她也获得“最佳辩手”的荣誉称号。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自信心及自我效能感也不断提升,精神状态为之一振,后来还加入了学校辩论队,“辩论”从“擅长做的事情”转变为“喜欢做的事情”,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书写着属于她的精彩新生活。
      所以,当你还不能明确自己的兴趣及动力所在时,不妨从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开始探索吧。

知道“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却迟迟不去做呢?
     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很多的朋友一个问题:“假如生命中空出一年的时间让你自由地支配,不必为生存问题发愁,你会选择如何去度过这一年的时光?”
     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不妨也先停顿下来,用几分钟时间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我记得,几乎所有人被问到这个问题时,都表示很震撼,陷入了沉思。最后,大家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谈起自己这一年的规划都头头是道,甚至可以具体到哪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但问题是,行动呢?有些梦想未必真的需要完整的一年时间才能实现,例如当志愿者,去某地旅游,学一门乐器等等,完全可以利用寒暑假或日常闲余时间完成,为什么仍然虚度光阴,然后抱怨:“知易行难啊!”、“我只会做白日梦……”。既然知道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付诸行动这么难?
如果这个问题继续深入展开,又涉及到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时间规划与执行力的问题;二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
    先说前一种情况,当我们给自己贴上各种“拖延症”、“懒癌晚期”、“晚睡强迫症”的各种标签时,确实在提示着我们在时间规划上出现了问题。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时间被碎片化,面对纷繁的信息和各种诱惑,对内修炼自制力,掌握时间任务管理的原则,对外寻求监督约束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我的一些学生下载了时间管理的APP,每天按照实际情况设置计划并严格执行,效果显著。这确实是个提高效率的好办法,但是,最关键的依然是自制力与执行力,否则再好的APP也成了摆设,最后还是仰天长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总是耽于“幻想”,迟迟无法开展行动,或许有必要从后一种情况来找找原因了:是不是潜意识在作祟?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心理意义,知易行难的背后,可能隐含着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例如我的朋友小Z,她研究的课题是自己很感兴趣的,也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外界环境也要求她必须按时完成这个课题。然而,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她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个任务。一开始她并没有察觉,似乎总能找到种种理由来拖延,后来,连续多次的拖延后,她终于不得不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潜意识,进行个人的心理体验探索。结果她发现很重要的原因是太害怕失败,因为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她,觉得失败了就会让父母失望,就可能失去父母的爱。拖延课题,是潜意识在回避可能出现失败的结果。而当她解开了这个心结后,行动上也就不再拖延,全身心投入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中。
      按照精神分析流派的观点,我们是无法或很难觉察潜意识的,但是潜意识会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自我的觉察就尤为重要,你的“阻力”越大,其背后的心理动力也越大。这时,你最好能开始个人的心理体验或咨询,潜意识层面的工作、心理动力的探索,能够让你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未知的自己”,从而减少潜意识与意识层面的冲突,更好地接纳自我、发展自我。

(2015年8月7日)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6#
发表于 2015-8-13 00:41: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8-13 00:42 编辑

电影《破风》:悦纳自我比突破极限更难得
      “一个人愿意去花2年时间,去高原上骑行10万公里,以此突破自己的最大心率,是多么不容易……”从电影院出来,W像被打了鸡血般,整个人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仍然滔滔不绝地说着电影《破风》里的种种励志与温暖。
     “如果计划失败了呢?付出了时间和努力之后,没有实现目标呢?”我的这句话冷冰冰地砸在W的脸上。
     “怎么可能失败呢?一个人有那么强烈的想突破和成功的渴望,就一定会成功的!……” W有些激动。
      事实上,当电影里出现“2年时间,10万公里”这些数字的时候,对数字比较敏感的我,一下子联想到了“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T.Gladwell)在《异性》一书中提出来的,“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英国神经学家丹尼尔·列维京(Daniel Levitin)则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当然,后续有不少学者对“一万小时定律”提出过质疑,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最新的文章中也表示,并非所有的领域都适合该理论,特别是某些运动领域,确实是有一定的“天赋”因素在其中。
     “2年时间,10万公里”,算下来也大致付出了“一万小时”,一路艰辛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但是,假如,在骑行这项运动上,有些人经历了“一万小时”的锤炼却无法突破极限最终没能成功时,该是怎样的一个心理打击?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样的结果呢?
我承认,我出戏太快,这样的分析似乎过于理性。
    其实,相比让W振奋的花2年时间骑行10万公里突破极限这一情节,电影《破风》中让我感觉到更难能可贵的是几个主角在经历了各种挫折与弯路后,能够坦然地面对自我、悦纳自我。彭于晏主演的仇铭是个天赋优秀的冲线手,因痛殴出卖自己的队友,被禁赛九个月,最后在比赛冲刺时刻甘当绿叶作为破风手帮助邱田赢得了比赛;窦骁主演的邱田是个完美的破风手,却一心想当冲线者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因为身体极限无法突破,使用禁药,被逐出车队,最后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甘心为仇铭当破风手;崔始源主演的郑知元不甘心因“黑幕”而赢得的比赛,最后率领二级车队参与业余赛事,只求与仇铭一角高低,尽管输了比赛但是赢得了尊严;王珞丹扮演的黄诗瑶在因比赛受伤无法再从事心爱的自行车运动,最后在仇铭等人的帮助下重新振作起来,改为学习皮划艇项目……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位置,如果你是完美的破风手,又何必强求自己成为冲线手。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如果事实是,你真的不适合当将军,那么甘心做一个出色的士兵不也挺好。
在我看来,突破极限需要强大的内外驱力及意志,而悦纳自我则需要全面认识自我,敢于面对自己的优点长处,也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不足,拥抱阴影。但是,我们往往愿意为了心中炙热的梦想而奋不顾身地去努力拼搏,却未必愿意接纳自己的不足,不愿接受梦想破灭过后的辛酸、痛楚与无奈。
     回到刚才的问题,如果付出了“2年时间,10万公里”的努力仍然失败了怎么办?W憋了很久说了一句,“即使失败了,对他来讲,那一定也是一段美好的经历,不以成败论英雄。”当然,当W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是站在能够接纳失败、面对事实的立场上了。
     突破极限是美好的,而悦纳“突破不了极限”的事实,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更难得。“拿得起,放得下”,我想大概如此吧。

(2015年8月12日)

303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黑玉

石子
5109 颗
帖子
17881
在线时间
586 小时
7#
发表于 2015-8-13 11:26:42 |只看该作者
专业呢,有趣,能学到很多东西。谢谢阿鱼!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8#
发表于 2015-8-14 23:44:13 |只看该作者
云索 发表于 2015-8-13 11:26
专业呢,有趣,能学到很多东西。谢谢阿鱼!

谢谢云索大哥来读!

87

主题

0

好友

272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498 颗
帖子
2722
在线时间
313 小时
9#
发表于 2015-8-18 23:38: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鱼的理想 于 2015-8-18 23:39 编辑

没有走过弯路的青春是不完整的
      朋友的表弟小Y今年高考失意,决定复读一年,“高四”继续奋战。小Y告诉我,虽然他有些不甘心,但同时也正努力调整好心态,投入新的备考复习中。
      从某个方面上讲 ,“高四”复读生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要比应届生更大,因为背负着一年时间的机会成本,同时也背负着亲人朋友的各种期望。
      小Y希望我能给他一些建议或激励时,我说了一句“没有经历过‘高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其实最初知道这句话来源于我的室友。大一寝室7个室友中,有4个是从“高四”复读中走过来的。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了“高四”老师告诉他们的这句话——“没有经历过‘高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据室友们描述,“高四”这一年,他们为了梦想,争分夺秒奋斗,克服着心理上的种种压力与矛盾,渺视一切困难,只管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刺,这是成长和蜕变的一年,艰辛,充实,而美好。他们告诉我,这句可能天底下“高四”老师都会说的话,是温暖而充满力量的,陪伴支持了他们“高四”整整一年,为此他们心怀感恩。
      而当我跟小Y说起这句话,讲到我室友们的故事时,我看到小Y的眼神中似乎充满着希望和力量,他的头点得很用力,告诉我,听了我的一番话后,他感觉对“高四”突然很是期待,浑身充满了斗志。
      嘿,“没有经历过‘高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是怎样一句神奇的话语,为什么会如此具有感染力?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这句话使用的是“一般化”的技术,即咨询师会告诉来访者,很多人和他一样,他的问题是常见的暂时性的困境,具有普遍性,而不是病态的、无法控制的灾难,以此缓解或改善来访者的情绪,从而使他们可以接纳自己的问题。原本让“高四”学生感到“压力山大”的复读问题,转变为是“人生必经之路”,刹那间,烟消云散,高山夷为平地,前路一片开阔。“一般化”的技术有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功效,在临床心理咨询中,是很常见的一个技术。
       说到“一般化”技术的时候,我想起了我学生H跟我分享的一个故事。H因为开学前与父亲发生矛盾、回校后学生社团工作与学业冲突、感情上与恋人遭遇挫折等问题,抑郁、焦虑近一周的时间。当她觉得自己无法承受这么多的压力与情绪时,她选择了在课下的时候向心理学老师倾诉。当H讲述完她的故事时,心理学老师说了一句话。仅仅是一句话,H说听完之后,心都融化了,整个人泪流满面,觉得所有的问题顿时都不是问题了。
       H说这辈子她都忘不了那句话——“你只是一个19岁的孩子啊”。H说,自己一直都是带着强大的面具在生活,觉得自己应该是任何事情都能处理得尽善尽美得那种,然而,心理学老师说的“19岁的孩子”,直抵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19岁的孩子,因为叛逆与父母发生矛盾;在寻求自我价值时产生内在冲突;面对爱情百感交集,这些难道不正是一个19岁的女生应该面对的问题吗?困惑、迷茫、脆弱,甚至是犯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谁能够保证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做着正确的事情呢?于是,当我们能够理解“年少轻狂”面具下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学会直面成长与责任,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化解不了的问题,一切也就都释然了。
      套用“高四”老师们的“金玉名言”,我想说“没有走过弯路的青春是不完整的”。青春,注定是弯弯曲曲的道路,在路上,我们难免磕磕碰碰、迷失方向,经历内心的波澜起伏,寻寻觅觅,峰回路转,最终才抵达开满鲜花的地方。别一开始就给自己确定下精准的坐标,设定下条条框框的禁锢,没有经历过弯路的青春是不真实的,往往只是自欺欺人。如同电影《致青春》里赵又廷扮演的陈孝正,践行着“我的人生不能差错1厘米”的人生格言,最终只能是自食其果。接纳自己的“年少轻狂”,接纳自己也曾迷茫、困惑、脆弱、犯错,接纳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呐喊。既然弯路是我们的必经之路,那就让我们坦坦荡荡地潇洒走一回吧!

(8月17日)

303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黑玉

石子
5109 颗
帖子
17881
在线时间
586 小时
10#
发表于 2015-8-21 17:15:00 |只看该作者
小鱼的理想 发表于 2015-8-18 23:38
没有走过弯路的青春是不完整的      朋友的表弟小Y今年高考失意,决定复读一年,“高四”继续奋战。小Y告诉 ...

有道理呢,青春,正是因为被命运残酷的咬去了一角,才涌流出真正的自我。

Archiver|手机版|朴璞作家网   

GMT+8, 2024-11-28 14:1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