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朴璞文学论坛

搜索
热搜: 诗歌 文学 灌水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秋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落的记忆碎片(连载)

  [复制链接]

291

主题

2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石子
10854 颗
帖子
27922
在线时间
6494 小时

朴璞水王勋章

11#
发表于 2010-6-17 06:53:17 |只看该作者
读了秋江多篇关于农村昆虫的文章,我都较少发言,主要是觉得不大好说话。
如果你自己觉得有意思,不妨多写。
有时候,写东西能让自己觉得生活更有情调些,日子过得更有色彩些,这也足够了。
美丽的是成长
痛苦的也是成长
即使痛苦也要成长
即使痛苦也还是美丽

291

主题

2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石子
10854 颗
帖子
27922
在线时间
6494 小时

朴璞水王勋章

12#
发表于 2010-6-17 07:03:08 |只看该作者
我发现秋江兄多次使用“绝迹”、“基本绝迹”这样的字眼,不敢苟同,现提出来。

我想,这些虫子也许只是在城市或卫生条件较好的村庄不太多见罢了,而谈不上绝迹。
在有腐叶的潮湿的地方,这些虫子依然存在。

前些年,市作协组织一批作者到惠东某农庄(供旅游观光的)开笔会,当晚我就亲手打死了一条蜈蚣。记得阿樱还在论坛写了一段有趣的文字……
美丽的是成长
痛苦的也是成长
即使痛苦也要成长
即使痛苦也还是美丽

21

主题

0

好友

160

积分

沙粒

石子
41 颗
帖子
160
在线时间
154 小时
13#
发表于 2010-6-17 20:02:52 |只看该作者
多谢李勤老师指点。赞成你的提法,改一改。

21

主题

0

好友

160

积分

沙粒

石子
41 颗
帖子
160
在线时间
154 小时
14#
发表于 2010-7-22 16:07: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江 于 2010-7-22 16:18 编辑

散落的记忆碎片(7)


鸭掌粟



紫金客家话译音:粟子(鸭脚粟、鸭掌粟)

学名:粟

时间:上世纪六十年代

地点:紫金农村
   


     又是一个青黄不接的农历四月荒,米缸己经见底。

     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对我说:“家里己经没有米煲菜粥了,明日早点起床,去我们的自留地里割些粟子回来磨粟羹。”

     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还在睡梦中的我催醒。挑起畚箕,带上镰刀,到朱屋坝自留地里割粟子。

     这个时候,粟籽还末成熟。母亲舍不得多割,只割了两畚箕,我们就回家了。
   
     本来,成熟的粟子是割回来后,放到窝栏(竹织家具)或禾坪上晒干,打碎粟苞,扬弃粟壳,收取粟籽的。现在急于充饥,不成熟粟籽的粟苞只能用碓(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来踏碎,再放到池塘水里,通过水的漂浮过虑,把嫩粟壳去掉,取回尚未成熟嫩白的粟籽,拿到石磨上去磨成浆,再回到家做粟羹吃。

     我们紫金客家人讲的粟子,北方人通称小米。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籽为圆形小粒。粟的种类很多,书上介绍有数十种,因而名字也很多,紫金农村较多见的是鸭掌粟和狗尾粟。

     鸭掌粟茎秆圆柱形,高约1米多,基部数节可生出分蘖,上部的节能生出分枝。每节一叶,叶片条状披针形,长约50厘米,有明显的中脉。其茎、叶较坚硬,可以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

     鸭掌粟以耐干旱和瘠薄著称,农谚“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说明鸭掌粟的抗旱能力超群。它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所以在我的记忆中,秋江河畔的下石坝、村前村后的旱地,到处都可看见成片成片的鸭掌粟。

     旧时紫金农村,流行着一首可供人充饥的“食谱”:头米谷(稻谷),二番薯(甘薯),三麦(小麦、大麦),四粟(狗尾粟,鸭掌粟),五薯(薯良,藤类植物),六芋(芋头),七金瓜(南瓜),八苋菜,九赤结(山上野生植物),十野菜(各种可食用野菜)。这是饥不裹腹的年代,人们赖以维持生命的10种食物。

     由于粟子排在第4位,粟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紫金下半县人夏季充饥的主要食物之一。那时人们的午餐是没有米饭吃的,要么吃只有少量米的菜粥,要么吃粟羹。这粟羹,吃一两餐还可以,天天吃就反胃了。因为那时没有糖,粟羹只能放点盐拌着吃,单调的味道和粗糙的粟粉,实在难吞落肚。

      八十年代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水稻产量逐年上升,农村饥荒逐年好转,鸭掌粟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少,九十年代后基本上没有人种了。虽然现在超市里还可买到小米,但那是北方调运过来的。八十年代后出生的青年人,基本上不知道鸭掌粟株植的形态了。
   
      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当人们不再为充饥而食用粟羹时,食疗养生又让人们想念粟子了。
  

                                                      2010年7月22日

 

21

主题

0

好友

160

积分

沙粒

石子
41 颗
帖子
160
在线时间
154 小时
15#
发表于 2010-7-25 17:26: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江 于 2010-7-25 17:29 编辑

散落的记忆碎片(8)

               
       生产队



     嘀--!嘀嘀--!“出工了!今朝到社背莳田!驶牛人员到火烧竹犁田!”

     随着生产队记工员清如哥发出的口哨声和叫喊声,各家各户的社员们挑着秧盆,陆续走出家门。驶牛的男劳力扛着木犁赶着牛,陆续上路。三、五成群,自然形成一支松散型的劳动队伍,向着指定的劳动地点走去。
   
     社背和火烧竹是连成一片的水稻耕作地。到了劳动地点,整个生产队二、三十个劳动力都集中在一起,按照分工,有的驶牛犁田,有的铲秧,有的挑秧,有的插秧(莳田)。驶牛的吆喝声,妇女们弯着腰插秧时唠家常的窃窃私语声,互相调侃的说笑声,与忙碌的劳动场面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产队集体劳动的生动画面。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中国农村的经济组织形式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三级是指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3个层次的经济组织。

    生产队是“三级所有”中最基层的一个经济组织。生产队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归生产队集体所有。 它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生产队基本上按自然村设置,平均约为20户左右规模。七十年代“文革”后期,生产队的规模有所扩大,把邻近的二、三个小村落合并到一起,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生产队,并且命名为五星队、红旗队、永红队、东风队、东升队等当时较为时髦的革命名字。人民公社解体以前的八十年代初期,生产队的规模一般达到30~40户的,人口从几十人到一百多人不等。

     生产队设有队长、副队长,配备有会计、出纳、记工员,另外还有妇女队长。负责人中,队长和副队长每1~2年轮换,通常由社员推举或选举产生,其他负责人以推举为主,但比较固定,由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担任。队长、副队长、会计、记工员和出纳每年有适当的工分补贴。社员由生产队统一调度参加集体农业生产劳动。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生产队”己经成为古董被历史博物馆收藏。当老人们给80后讲生产队的故事时,青年们以为那是天方夜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生产队,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2010年7月25日

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微尘

石子
0 颗
帖子
72
在线时间
9 小时
16#
发表于 2010-7-28 15:16:21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叫
吴公虫
我不喜欢你了,只是爱着。

21

主题

0

好友

160

积分

沙粒

石子
41 颗
帖子
160
在线时间
154 小时
17#
发表于 2010-8-6 14:08: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江 于 2010-8-6 14:09 编辑

散落的记忆碎片(9)
   


              

           三面红旗




        中国历史上的“三面红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不止是年轻或中年人不知道,连老年人能够清楚回忆的恐怕也不多了。

       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这条总路线引领下,相继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是当时所指的“三面红旗”。

       那时,我才八、九岁。在我的记忆中,村庄墙壁上,“红珠石”或石灰粉作颜料写成的“三面红旗万岁!”“人民公社万岁!”“大跃进万岁!”“总路线万岁”的标语,随处可见。下石坝从老圩岗到榕树下近千亩的土地上,到处是人群涌动,人声鼎沸,银锄飞舞,彩旗飘扬。设在陈连排公路边的深翻改土指挥部,用柴油机发电的高音喇叭,领导干部们指挥调度的呼喊声、《社会主义好》的雄壮乐曲声,终日不停地在空中回荡。

      “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从来也没有看见过人民群众象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这是毛泽东主席对当时农村“大跃进”形势的评价。据有关资料介绍, 那时全国发动人海战术式的“大兵团作战”,调动了七千万人大修水利,全民大炼钢铁动员了九千万人上阵。 辽阔的祖国大地到处是“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大干快变,超英赶美”的壮观场面。

       “三面红旗”掀起了暴风骤雨般的群众运动,很多让人不可思议的东西在当时都是事实:大炼钢铁全民上山砍树烧木炭,土高炉遍地林立,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深翻改士挖到1米多深,耙田驶牛时牛和人都陷进深泥中拔不起腿;“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浮夸风,把几亩田成熟的水稻移植到一块地里开现场会,亩产报到几万斤;社员们家里铁锅铁煲全砸了,连装米的米缸也砸了,家里没有一粒粮食,全家人都到公社食堂“放开肚皮”吃饭;把各家各户房间里用来装尿的尿缸,砸碎再用碓来踏成粉作“肥料”,等等。“放卫星”、“上天堂”酿出了无数荒唐至极,天方夜谭般的故事。

      “三面红旗”的时代已过去50年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三面红旗”的提出与实施,都反映出一个盲目冒进的问题。正是这极“左”思想的盲目冒进,加上1959、1960、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苏联修正主义集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逼还债务,天灾人祸一齐降临中国大地,因而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到处饿死人的现象,吃糠咽菜造成营养不良的“水肿病”几乎遍及全民。

       时至今日,“三面红旗”己成为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然而,“三面红旗”之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千千万万饱受饥饿煎熬而辞世的灵魂,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久地呻吟!



                                                                                                      2010年8月6日

21

主题

0

好友

160

积分

沙粒

石子
41 颗
帖子
160
在线时间
154 小时
18#
发表于 2010-8-12 20:53: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江 于 2010-8-12 20:57 编辑

散落的记忆碎片(10)


      
     下石坝

     

      秋香江自东向西,  跳跃着,翻滚着,穿山越岭,浩浩荡荡,像一条弯曲盘卷的巨龙,在紫金大地上穿行。

    估计是几千年前洪水的巨大威力吧,当秋香江一路西行流经凤安下石时,开辟了一块上千亩的小平原--下石坝。

    位于秋香江畔的下石坝,呈长条形状沿江分布。这里有连成一片上千亩的肥沃土地,约60%水田,40%旱坝地,盛产水稻、甘蔗、花生。对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紫金山区而言,这里算是“渔米之乡”了,故有民谣“有女要嫁下石坝,有米有糖又有蔗”赞美下石这个地方。

    人们习惯上称的下石坝,从老圩岗起,一直到围博下止,事实上还可伸延到沙径。秋江边生长着茂密的竹林,象一条墨绿色的缎带,嵌镶在下石坝北面边沿。
   
    整体上的下石坝,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从老圩岗至火烧竹,中段从火烧竹到下坡头,下段从下坡头至围博下。可能是为了便于收获甘蔗制糖,上中下三段地带各建有土糖寮一座。上段糖寮在老圩岗,中段糖寮在坡头下,下段糖寮在榕树下。
   
    整个下石坝有三条灌渠,“一河两沥”担负下石坝上千亩土地灌溉任务。“一河”是指一条小河从甲沐坑发源,经塘肚水、三角产、石角头、陈连排,到下坡头一直流到围博下,最后流入秋香江。这条小河在石角头岭嘴、陈连排尾段各建有一座坡头,分流一部分水灌溉上坝和下坝。这两座坡头分别称为上坡头和下坡头。上坡头分流的水形成两条小沥,一条叫火烧竹沥,一条叫陈连排沥。随着两座坡头分流,小河水到下坡头以下地段,流量越来越小,变成小沥了。到下石围地段三圣庙一带,叫“庙角沥”。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之前的下石坝,基本上处于原始耕种状态。那时,“一河两沥”各种鱼类非常多,到小河里钓鱼,到小沥捉鱼,随便都可满载而归。用畚箕在小河边草丛中捞山虾仔,从三角产岭嘴到上坡头短短二、三百米河段,随便都可捞到二、三斤。在陈连排马缺一带小沥里,一个“滑哥窖”可捉到几十条滑哥(塘虱)。
      
     每年夏天,两座坡头上面宽阔的水面是孩子们戏水的乐园。特别是上坡头,坡头下面有一个水深近2米的潭,坡头上的水飞泻而下冲进潭中,轰隆隆的水声让大人们牵肠挂肚,总怕孩子们在深水潭中戏水出事。而顽皮的孩子们总是不听劝告,背着父母到这里跳水游泳,即使大人们编出了这里有“水鬼”吃人,还有“水猴”咬人脚跟等故事吓唬小孩,也吓不住天性爱玩的孩子,一些家长常常拿着竹鞭到这里抽打孩子,用鞭子把孩子赶回家。
     
    秋香江边茂盛的竹林和下石坝丰盛的物产,繁衍出大量飞禽。那时的下石坝,一年四季都可见到各种各样的小鸟,成群结队在田地里觅食。水稻小麦收获季节,为了驱赶小鸟,稻草人遍地站立,时不时还有村民通过油桶里放鞭炮、对空放土枪(粉枪)、敲打铜脸盆等来吓走驱赶小鸟。或许是鸟多了,捕捉也容易,在刚种下的花生地里用“老鼠打”捕鸟,在菜园里用竹织的自动弹跳小笼捕鸟,用网捕禾花雀,到树上掏鸟窝,都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事。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下石坝经过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加上近年来机械化耕作大规模平整土地,原来的一河两沥、两座坡头、三间糖寮全部消失了。高低不一的地段,高低不平的沟壑,全部变成了平坦的方格田。宽阔的机耕道、水泥红砖砌成的灌渠,上千亩平坦肥沃连片的耕地,引来了深圳一家实力雄厚的农业开发公司,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专业生产菜场。
   
    昔日一望无际的稻海,起伏翻滚的麦浪,清粼粼的河水,活蹦乱跳的鱼虾,成群结队的小鸟,遍地可见的蝗虫、蚂蚱、蝈蝈、蟋蟀,还有春夏两季夜晚田埂上随手可抓的青蛙和解仔(小青蛙)……,所有这些原生态的美丽景色和动物,再也不可能看到了,有的逐渐消失,有的已经消失,有些已近灭绝。
        
    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以及化学农药,是人类推动农业生产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智慧结晶。然而,也正是这些人类智慧的成果,让各种动物逐渐走向消亡、灭绝,让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变态、褪色。

    留恋昔日的下石坝,还是赞美今天的下石坝?我实在找不出一个标准答案。

                           


                                                2010年8日8日

303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黑玉

石子
5104 颗
帖子
17880
在线时间
585 小时
19#
发表于 2010-8-27 21:30:09 |只看该作者
读到第七篇,那个时代的人们,对饥饿的感受可以说是非常深刻的。我父亲也给我讲过那些年代的事情。
用微笑
我蒙住忧郁的眼睛
忧郁找到了我
在一场深深的爱中

Archiver|手机版|朴璞作家网   

GMT+8, 2024-11-24 20:0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