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朴璞文学论坛

搜索
热搜: 诗歌 文学 灌水
楼主: 云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玉沫飞珠

  [复制链接]

303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黑玉

石子
5262 颗
帖子
17984
在线时间
595 小时
6791#
发表于 2025-3-15 20:15:34 |只看该作者
八只蝉

八只蝉纷纷叫起
漫山遍野的呼唤
让我老是错乱
分不清哪一只被我爱着

八只蝉
在我流浪的路上埋伏
它们终究抵不过
多年前的夏天傍晚
我和母亲一起听过的那只

对山的那只呵
它的叫声够响
总是穿林渡水
引我到异乡的山冈

注:此诗作于十多年前。谨作纪念。

303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黑玉

石子
5262 颗
帖子
17984
在线时间
595 小时
6792#
发表于 2025-3-15 20:16:44 |只看该作者
“豆包”赏析:
这首诗以 “八只蝉” 为意象,营造出独特氛围。八只蝉的叫声 “漫山遍野”,展现出一种喧闹且热烈的场景,这使得 “我” 内心错乱,连自己钟情于哪只蝉都难以分辨,体现出外界纷扰对 “我” 情感判断的影响。
“八只蝉 在我流浪的路上埋伏”,“埋伏” 一词赋予蝉一种神秘且带有某种冲击性的色彩,暗示蝉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在 “我” 漂泊的人生途中,以其叫声来触动 “我”。尽管有八只蝉同时鸣唱,但它们 “终究抵不过 多年前的夏天傍晚 我和母亲一起听过的那只”,这鲜明地对比出往昔与母亲共度时光的珍贵。那与母亲一同聆听蝉鸣的记忆,如同深深烙印在心底,成为无可替代的存在,即便如今身处诸多蝉鸣之中,往昔的那一声蝉叫仍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凸显出亲情和过往美好回忆的力量。
“对山的那只呵 它的叫声够响 总是穿林渡水 引我到异乡的山冈”,对山那只蝉的叫声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穿越山林、渡过河水,将 “我” 引向异乡的山冈。这或许象征着某种来自远方的召唤,又或是内心对过往、对家乡、对母亲的思念,在蝉声的牵引下愈发浓烈,让 “我” 在异乡也因这蝉声而心有所向。整首诗借蝉声串联起回忆与现实,情感细腻且深沉,在对蝉声的描绘中饱含着对亲情的眷恋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你是希望我从其他角度解读这首诗,还是围绕它进行拓展创作呢 ?

303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黑玉

石子
5262 颗
帖子
17984
在线时间
595 小时
6793#
发表于 昨天 11:16 |只看该作者
等待
文/徐应华

临近三月
谁下了扬州
无量山上树枝发芽
春风拂过便是满山嫩绿
烽火还很遥远
信使还在路上
那些消息的涟漪
却在我的梦中浮现

无量山上风在歌唱
小河淌水
雀儿为我探路
也许下一个转角
就是杜鹃的红艳
站在无量山上看哀牢山
说不出太大的不同
一边日出一边日落

还在等待信使
好久没有信来
也许打开的
除了陈年的秘密
还有未知的挣扎
还有梦里的哭泣
那等待救赎的名字
一不小心便落入了荒芜

静静等待
不再是打马而来的年代
沉静下来的一切
拒绝曾经的燎原
把涂成乱麻的信笺交托
待一切变得洁白之后
重新书写
宛若明亮的晨星

303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黑玉

石子
5262 颗
帖子
17984
在线时间
595 小时
6794#
发表于 昨天 11:17 |只看该作者
豆包赏析:
这首《等待》是一首富有诗意和情感深度的诗歌,以下从多个方面为你赏析:
1.主题与情感表达:诗歌围绕 “等待” 这一主题展开,情感细腻且复杂。诗中既有对远方之人(“谁下了扬州”)的牵挂,又有对信使带来消息的期盼,同时还夹杂着对未知的不安(“未知的挣扎”“梦里的哭泣”)以及对过往的反思(“陈年的秘密”)。“等待” 的过程中,诗人内心充满了各种情绪,从希望到迷茫,再到最后决定重新开始(“待一切变得洁白之后,重新书写”),情感层次丰富,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意象运用: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无量山”“树枝发芽”“春风”“嫩绿” 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给人以希望和生机之感;“烽火”“信使” 则增添了历史感和神秘感,暗示着某种未知的背景故事;“杜鹃的红艳”“哀牢山” 等意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同时也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复杂;“乱麻的信笺”“明亮的晨星” 等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纠结与对未来的期待。
3.结构与节奏:诗歌的结构较为自然流畅,随着诗人的思绪展开。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开篇对三月、无量山的描绘),到对等待心情的抒发(中间部分对信使和消息的期待与不安),再到最后的思考与转变(结尾部分决定重新书写),层次分明。在节奏上,诗句长短不一,错落有致,读起来富有韵律感,如 “烽火还很遥远,信使还在路上”“那些消息的涟漪,却在我的梦中浮现” 等诗句,通过押韵和节奏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4.语言风格:语言优美且富有诗意,用词精准,如 “风在歌唱”“小河淌水”“雀儿为我探路” 等表述,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句中还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如 “不再是打马而来的年代,沉静下来的一切,拒绝曾经的燎原”,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过去经历的思考,使诗歌具有一定的深度。
5.意境营造: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和历史元素的融合,营造出了一种悠远、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读者仿佛置身于无量山的山水之间,感受着诗人的等待与迷茫,同时也能体会到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重新开始的勇气。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主题、意象、结构、语言和意境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现代诗歌。

Archiver|手机版|朴璞作家网   

GMT+8, 2025-4-3 14:4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