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朴璞文学论坛

搜索
热搜: 诗歌 文学 灌水
楼主: 南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灌水] 终于有个很好的话题,进来说吧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微尘

石子
0 颗
帖子
355
在线时间
40 小时
51#
发表于 2012-2-23 03:05:25 |只看该作者
有些东西,之所以成为谜团,只是因为距离太遥远。两千多年的距离,早就足够一个问题去产生千千万万的答案。
这样去推测一 人,有时候只是因为他希望他推测的这个人就是这样的人。苏格拉底之死对当时的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悲伤的事件。而对我们来说,它就是一个历史,对于这所有的推测猜想,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拍板说你是错的还是对的,答案是永远的属于历史本身的。不过推测的内容却是真真正正属于那个开动脑筋去猜测的人的。我们不一定从这些推测猜想中了解了苏格拉底这个人,但是我们一定能从这些猜想中去猜想产生猜想的这个人。
走走停停,忙出写意人生
写写看看,闲来随性文章

13

主题

0

好友

225

积分

糙石

石子
19 颗
帖子
225
在线时间
74 小时
52#
发表于 2012-2-23 06:48:00 |只看该作者
引用"夏日的果"的发言,如下,很值得思考:

    试想,如果苏格拉底是因为探索真理而被一时糊涂的雅典人治罪误杀的话,那么,后来的每一代人都会以自己的思想观念已经变了的理由,坚定地相信,苏格拉底的冤案不会在自己眼前重演,因为我们自己是尊重真理的,我们认识到苏格拉底思想的价值。于是,每代人都看不到自己的愚妄之处,都看不到主张处死苏格拉底的人中很可能就有自己!这不是道德上的质问或感叹,只是说明这种不能让活人觉悟的历史解释是一种更可怕的、有知识的蒙昧。
————这个不再重复说了。

那些真正献身哲学的人“所学的无非是赴死和死亡”

————他是没错的,理想的本质其实也是死亡的练习,正常的情况下,死神对人是很慈祥的,因为在你亲吻它的时候,你已经熟悉并原谅了。


他们是我看见的所有的人,没有恐惧
走近陷阱像走近自己,照见自己也把自己唤醒
他们让卑微显现伟大,像草木一样生息繁荣
当死亡吹出时光的老脸,裹着黑色的披风出现
在他们面前,他们没有惊慌,微笑着迎接了它

其实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民间情况一样的——城市文明的一种低俗。苏氏之案是源于一场民事纠纷,却死在他自己爱的人民的手里。所以其弟子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就明确地提出哲学在时俗中位置,后来又影响到亚里士多德(干脆他就去做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想法一样的,亲君子而远小人。真是一场悲剧。

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微尘

石子
0 颗
帖子
307
在线时间
45 小时
53#
发表于 2012-2-23 09:29:29 |只看该作者
你们一个个高人的高谈阔论,真的让我受益不浅啊!
我们是否要回到诗歌的本质上来谈诗歌?毕竟是对一个文本展开讨论。

291

主题

2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石子
10626 颗
帖子
27858
在线时间
6446 小时

朴璞水王勋章

54#
发表于 2012-2-23 09:33:53 |只看该作者
你们一个个高人的高谈阔论,真的让我受益不浅啊!
我们是否要回到诗歌的本质上来谈诗歌?毕竟是对一个文本 ...
马骝 发表于 2012-2-23 09:29



无妨。
谈诗歌也好,谈哲学也好,或者谈什么也好,只要是认真、友善的,都很好。

马骝你就在诗歌本质层面上来谈谈吧。
美丽的是成长
痛苦的也是成长
即使痛苦也要成长
即使痛苦也还是美丽

45

主题

0

好友

688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164 颗
帖子
688
在线时间
141 小时
55#
发表于 2012-2-24 23:14:21 |只看该作者
也好,大家一起来讨论~~~

13

主题

0

好友

225

积分

糙石

石子
19 颗
帖子
225
在线时间
74 小时
56#
发表于 2012-2-26 07:29: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佛山采墨 于 2012-2-26 07:32 编辑

贴一个门之对阅读诗歌的看法:

    简单读诗。读自己喜欢的诗
    接触诗歌有几年了,也见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关于诗歌的争论,争吵,争宠,争地盘,争……到底怎样的诗歌才是好诗歌,怎样的诗歌才是有意义的,几乎每个写诗的人站出来都能论说一番,可说来说去也没有谁说清。而个人其间从参与,到厌倦,到感觉可笑,再到如今可以坦然面对和旁观。倒不是说自己内心强大了,只因对诗歌的看法产生了变化。诗歌的意义或者目的到底为何?个人觉得俗一点笼统一点来讲,无非就是打动自己和打动别人。打动自己的不说,要想打动别人,最基本的要别人能读懂。说来惭愧,有相当多的诗歌,其中包括相当多成名的诗人的诗歌,我都是读不懂的。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当然是我缺乏足够的文化底蕴及诗歌素养,不过我还想给自己一个借口,就是我懒。我懒得花太多的时间去读,去查阅,去思考,就更别说去问了。而我懒的原因又大致分两个,一是我宁愿把这些时间用来更好的生活,更多的陪家人朋友,另一点是很多诗歌一读就会有距离感。我个人读诗的原则很简单:读自己喜欢的。对于读不懂的和没兴趣读的,听之任之,不褒不贬。
    喜欢一位诗歌前辈曾经对我说过的话:“诗句越有亲切感就越能打动读者,诗歌背靠广阔的社会背景就能打开想象的空间。优秀的诗歌是作者和读者互动的结果。形式的深刻不是诗歌的要旨,内涵的丰富才是诗歌想象翅膀的空间。诗歌不是逻辑语言演绎的思辨形的贵族式的语言,哲学家的智慧和诗人的感情色彩是背道而驰的。把身段低下去,低到泥土里去。诗人是肥料,读者是诗人培育的鲜花。被诗歌感染的读者都是诗人,也是诗歌的创作者。”事实却是很多诗人恰恰以精神贵族自居,诗歌动不动就说哲学的高度,生命意义的高度,宇宙的高度等等的高度。基本上这些诗歌个人一看就有些望而生畏,因为我这个俗人这个普通老百姓,更多关心的是高物价的高,高血压的高,高跟鞋的高,奢侈一点也无非就是类似于姚明的高了。所以我喜欢的诗歌是生活的,实在的,亲切的。
    我喜欢这样的诗歌,隐而不晦,既有阅读的享受,也有情感的共鸣。诗歌的技巧运用娴熟,分寸把握得很好。我想,因为作者知道诗歌的技巧应该作为一种要求,而不能作为追求;诗歌是为了抵达,而不是表演。
    最后我还想补充说的是,无论是写诗还是读诗,我们都应该保持平常心,生活才是第一位的,写得了好诗歌并不是什么太值得骄傲的事。对于所谓的垃圾诗人下半身诗人,他们以及他们的诗其实没有那么十恶不赦;而对那些视诗歌如生命的人,对那些胸怀祖国、民族、世界乃至宇宙万物的诗人和诗,我们也应该保持平常心。尊重是必要的,但无需仰视。我们应该仰视的是天空,还有我们的父亲母亲。

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微尘

石子
0 颗
帖子
307
在线时间
45 小时
57#
发表于 2012-2-26 15:17:17 |只看该作者
我也刚看到了,他的真挚感动了我:

简单读诗。读自己喜欢的诗
门之

接触诗歌有几年了,也见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关于诗歌的争论,争吵,争宠,争地盘,争……到底怎样的诗歌才是好诗歌,怎样的诗歌才是有意义的,几乎每个写诗的人站出来都能论说一番,可说来说去也没有谁说清。而个人其间从参与,到厌倦,到感觉可笑,再到如今可以坦然面对和旁观。倒不是说自己内心强大了,只因对诗歌的看法产生了变化。诗歌的意义或者目的到底为何?个人觉得俗一点笼统一点来讲,无非就是打动自己和打动别人。打动自己的不说,要想打动别人,最基本的要别人能读懂。说来惭愧,有相当多的诗歌,其中包括相当多成名的诗人的诗歌,我都是读不懂的。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当然是我缺乏足够的文化底蕴及诗歌素养,不过我还想给自己一个借口,就是我懒。我懒得花太多的时间去读,去查阅,去思考,就更别说去问了。而我懒的原因又大致分两个,一是我宁愿把这些时间用来更好的生活,更多的陪家人朋友,另一点是很多诗歌一读就会有距离感。我个人读诗的原则很简单:读自己喜欢的。对于读不懂的和没兴趣读的,听之任之,不褒不贬。
喜欢一位诗歌前辈曾经对我说过的话:“诗句越有亲切感就越能打动读者,诗歌背靠广阔的社会背景就能打开想象的空间。优秀的诗歌是作者和读者互动的结果。形式的深刻不是诗歌的要旨,内涵的丰富才是诗歌想象翅膀的空间。诗歌不是逻辑语言演绎的思辨形的贵族式的语言,哲学家的智慧和诗人的感情色彩是背道而驰的。把身段低下去,低到泥土里去。诗人是肥料,读者是诗人培育的鲜花。被诗歌感染的读者都是诗人,也是诗歌的创作者。”事实却是很多诗人恰恰以精神贵族自居,诗歌动不动就说哲学的高度,生命意义的高度,宇宙的高度等等的高度。基本上这些诗歌个人一看就有些望而生畏,因为我这个俗人这个普通老百姓,更多关心的是高物价的高,高血压的高,高跟鞋的高,奢侈一点也无非就是类似于姚明的高了。所以我喜欢的诗歌是生活的,实在的,亲切的。比如广东阿樱的这首:

迷失的药香

太阳下沉,群山渐渐露出它的
驼背
谁从黑暗中走回来
麻布的衣衫   窸窣作响

灯一闪  人字草立在门边
像说谎者交叉着双手
又似剪刀……光影倏忽

我打开第一重咒语
巴戟在前面引路
打开第二重咒语
蝉蜕不见了
打开第三重咒语
你的头发纠结着那么多那么多
黄果仔

碰疼我。现在
从前载你而去的飘浮木
已清除出光秃秃的岸边
童年的天井
桔梗开花  扁豆发芽
现在只有我眼含悲伤
听见你喊着这些宝贝和我的名字

喊累了
你就伏在我的膝上睡吧   祖母

诗歌一开始就把我们置于日落后,这个时段是很容易“迷失”的:天就要黑了,光色昏暗。也许大家都有这样的记忆,小时候快天黑了,长辈们为了对付在外面玩疯了不想回家的我们,就吓唬说有鬼魅专捉小孩并生生吃掉或者会在外面丢了魂魄,于是我们从小就对黄昏和黑夜有了敬畏。
太阳下沉,群山渐渐露出它的
驼背
谁从黑暗中走回来
麻布的衣衫   
这一节写得很惑人耳目,单是将群山“驼背”了就有些吓人,还有穿麻布衣衫的人从黑暗中走回来,窸窣作响。毫无疑问,这个神秘的人勾起了阅读的兴趣,他到底是谁?接着看
灯一闪  人字草立在门边
像说谎者交叉着双手
又似剪刀……光影倏忽
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更加扑朔迷离。试想一下,为了看清或者说急于相见暗中的那个人,匆忙亮起灯。结果只看到门前的人字草。像说谎者交叉着双手,又似剪刀。于是新的疑问有出现了,谁说谎了,谁的剪刀剪掉了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往下读
我打开第一重咒语
巴戟在前面引路
打开第二重咒语
蝉蜕不见了
打开第三重咒语
你的头发纠结着那么多那么多
黄果仔
自然的灯光是照不到想见的那个人的,只能寻求别的力量和光芒——打开了咒语(这里的咒语应类似一种祷告)。其实,到这里我们已经隐约可以猜到,想见的这个人其实永远也见不到了,要见他只能在回忆中,在梦里,在幻觉时。这里的叙述干脆果断,没有多余的修饰,显示出一种迫切。而相见的渴望在三重“咒语”后终于实现。此时已无需再隐藏什么了,诗歌转入直接的面对面的倾诉
你的头发纠结着那么多那么多
黄果仔

碰疼我。现在
从前载你而去的飘浮木
已清除出光秃秃的岸边
童年的天井
桔梗开花  扁豆发芽
现在只有我眼含悲伤
听见你喊着这些宝贝和我的名字
显然,看到的是不真实的,是虚幻(头发纠结着黄果仔), “从前载你而去的飘浮木”,也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这些无不暗示了倾诉的对象“你”其实已经逝去了。所以想起天井桔梗又开花了,扁豆又发芽了,再想起童年时的情境。物是人非,怎能不悲伤。
喊累了
你就伏在我的膝上睡吧   祖母
一直隐忍着的作者,在最后终于叫出了“祖母”,至此,诗歌的种种悬念及隐秘都解开了。再回头读:
太阳西沉,天色越来越暗,远山的轮廓却越来越清晰,像一位位老人躬起的脊背。想起去世的祖母,似乎感觉她正从黑暗里回来,还是穿着当年那件麻布衣衫,还是踩着细小的碎步,摸摸索索的发出窸窣的声响。
可是灯闪亮着,只看到门边的人字草。(当初是谁骗我说天黑了有专吃小孩的妖怪,是谁骗我说祖母去了远方,却留下了她裁衣的剪刀……)眼睛不知不觉就模糊了。
祖母,我想你了。还记得小时候,你教我认识各种东西吗。什么是人字草,什么是巴戟,什么又是蝉脱,还有黄果子。每每想起你当年最后的时光,你的头发纠结凌乱,我就心疼啊。祖母,你在彼岸很孤单吧,那里光秃秃的吗,会长出各种草药吗?
祖母,天井还是一如我童年时的模样,桔梗依旧又开花了,扁豆也发芽了。可是你不在了,我却还能依稀听到当年你耐心地告诉我,它们的名字,它们是宝贝,都有药用价值。之后你就反复叫着我的乳名……
祖母,那时候我玩累了,就伏在你的膝上,听着你一遍又一遍地轻哄着睡去。如今,祖母,我又累了,你在哪里……
这样真挚深沉的思念,怎不让人为之感动呢。回到诗歌,时间、情节、情感的三线索同步进行中,将内心活动通过巧妙的一幕幕的场景自然地呈现出来,虚虚实实,亦幻亦真达到“迷失”的效果。几种草药依次的出现,既切合标题——这么多药没有一种能治疗永远失去了祖母的悲伤,又是故意设置的障碍物,需要读者有辨识能力,知道作者言药意人,从而一一越过。
我喜欢这样的诗歌,隐而不晦,既有阅读的享受,也有情感的共鸣。诗歌的技巧运用娴熟,分寸把握得很好。我想,因为作者知道诗歌的技巧应该作为一种要求,而不能作为追求;诗歌是为了抵达,而不是表演。
最后我还想补充说的是,无论是写诗还是读诗,我们都应该保持平常心,生活才是第一位的,写得了好诗歌并不是什么太值得骄傲的事。对于所谓的垃圾诗人下半身诗人,他们以及他们的诗其实没有那么十恶不赦;而对那些视诗歌如生命的人,对那些胸怀祖国、民族、世界乃至宇宙万物的诗人和诗,我们也应该保持平常心。尊重是必要的,但无需仰视。我们应该仰视的是天空,还有我们的父亲母亲。

13

主题

0

好友

225

积分

糙石

石子
19 颗
帖子
225
在线时间
74 小时
58#
发表于 2012-2-27 16:32:44 |只看该作者
为让更多诗友交流下去,再引用紫穗穗对读诗的发言:

      个人觉得俗一点笼统一点来讲,无非就是打动自己和打动别人。打动自己的不说,要想打动别人,最基本的要别人能读懂。说来惭愧,有相当多的诗歌,其中包括相当多成名的诗人的诗歌,我都是读不懂的。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当然是我缺乏足够的文化底蕴及诗歌素养,不过我还想给自己一个借口,就是我懒。我懒得花太多的时间去读,去查阅,去思考,就更别说去问了。而我懒的原因又大致分两个,一是我宁愿把这些时间用来更好的生活,更多的陪家人朋友,另一点是很多诗歌一读就会有距离感。我个人读诗的原则很简单:读自己喜欢的。对于读不懂的和没兴趣读的,听之任之,不褒不贬。

79

主题

0

好友

2479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1662 颗
帖子
2479
在线时间
1496 小时
59#
发表于 2012-2-27 17:24:13 |只看该作者
为让更多诗友交流下去,再引用紫穗穗对读诗的发言:

      个人觉得俗一点笼统一点来讲,无非就是打动自 ...
佛山采墨 发表于 2012-2-27 16:32

不会吧,采墨兄,连引用了谁的都搞错了……

13

主题

0

好友

225

积分

糙石

石子
19 颗
帖子
225
在线时间
74 小时
60#
发表于 2012-2-28 07:37:41 |只看该作者
南木兄,该到你拨乱正反了,写写你写此诗歌的感觉吧。愿听其祥。

Archiver|手机版|朴璞作家网   

GMT+8, 2024-6-15 07:2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