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朴璞文学论坛

搜索
热搜: 诗歌 文学 灌水
查看: 650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聊时说说

  [复制链接]

31

主题

0

好友

701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87 颗
帖子
700
在线时间
110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4 23:56:3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01  写小小说与读小小说
    在小小说理论已逐渐完善的当下,我初写小小说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委实可笑。1995、1996年期间发表了几篇狗屁小小说根本就不值得一提。2007年底再次初涉小小说,刚开始写出来的有时还是四不象,于是就是拼命写小小说,拼命读小小说,从量变到质变。呵呵,这样一种感性的、一知半解的认识,固然让人渐入佳境。
    阅读量真的很重要吗?这是肯定的。以至于我有事没事就往报刊亭跑,就是为了淘小小说刊物。到书店,也不放过任何有关小小说的书籍。纸质的读了嫌不够,还上网找来读。2008年真的读了很多小小说,从精品到伪精品到垃圾,都读。到去年底,觉得跑报刊亭已成为一种负担,便一口气订了《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百花园》《短小说》《精短小说》五种小小说刊物。意想不到的是,这倒成为了我在2009年更大的负担,因为,我现在又不怎么读小小说了。不知是审美疲劳,还是自恃会写点小小说有丁点儿鉴赏能力不知天高地厚,觉得当前小小说最缺乏的就是精品(本来这也没什么),但偏偏很多所谓的名家又常常拿精品来吓唬人。如果你想当一个忠实的读者,那简直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如果你想当一个谦虚的作者,弄不好会迷失方向。
    阅读对写作很重要。同时,阅读也应该是一种爱好。这段时间来,上网很不方便,我想,这倒好,可以静下心,读读书。于是读了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王刚《福布斯咒语》,还有余华、张炜、梁文道的一些东西。当然,更多的还是消谴。至于小小说,还在读,一般是在厕所,还有就是晚上睡不着时。
   写小小说,不看小小说不行;写小小说,看多了小小说恐怕也不行。呵呵,如果有时间,还是找些名著来读读,特别是中学时代囫囵吞枣读过的那些名著。
2009年9月4日

60

主题

0

好友

8880

积分

绿玉

石子
65 颗
帖子
8874
在线时间
1122 小时
20#
发表于 2010-5-16 12:42:31 |只看该作者
小说确实不好写,除了要有敏锐的感觉外,还要有比写其它文体更广更深的知识。
坐晚听风 发表于 2010-5-13 12:55



    不要把写小说当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或任务,也许这样更容易进入写作状态。

125

主题

0

好友

1136

积分

璞玉

石子
105 颗
帖子
1135
在线时间
51 小时
19#
发表于 2010-5-13 12:55:13 |只看该作者
小说确实不好写,除了要有敏锐的感觉外,还要有比写其它文体更广更深的知识。
流年凝眸外,永夜醉怀时。。

60

主题

0

好友

8880

积分

绿玉

石子
65 颗
帖子
8874
在线时间
1122 小时
18#
发表于 2010-5-12 14:14:33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孤独”的种子?要不,像周齐林这么年轻的作者,竟也有此等感触。”
没有人不“孤独”,除非麻木不仁或行尸走肉地活着才不会“孤独”。

303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黑玉

石子
4708 颗
帖子
17560
在线时间
571 小时
17#
发表于 2009-12-20 16:36:05 |只看该作者
02  包装时代的一句顶一万句

      作为读者,我买书是比较理性的,特别是在散失两次藏书过后,我买书更显得小心翼翼,精心挑选,而且基本上买的书都会认真地看完。
      买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除了是冲 ...
阿社 发表于 2009-9-6 15:32

来读读社兄的文字,“孤独”这个话题很吸引我,有时候很孤独,很忧郁,靠读书、写作来排解。所以,只要孤独还在,就有对付他的办法,但那办法并不是灵药。
用微笑
我蒙住忧郁的眼睛
忧郁找到了我
在一场深深的爱中

4

主题

0

好友

102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7 颗
帖子
102
在线时间
7 小时
16#
发表于 2009-12-5 15:20:51 |只看该作者
阿社兄边读边写,不容易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0 颗
帖子
15
在线时间
0 小时
15#
发表于 2009-9-15 16:52:48 |只看该作者
这社娃子也跟风说无聊作甚!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0 颗
帖子
79
在线时间
7 小时
14#
发表于 2009-9-11 16:25:53 |只看该作者
学习阿社的心得。顺便读读望版的长句子(俺对长句子有偏爱)

10

主题

0

好友

7549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386 颗
帖子
7541
在线时间
1646 小时
13#
发表于 2009-9-6 17:04:56 |只看该作者
阿社来这里的时候老是碰不上大家都在,呵呵。
悠悠流水,流水悠悠,流悠悠水,水悠悠流。

31

主题

0

好友

701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87 颗
帖子
700
在线时间
110 小时
12#
发表于 2009-9-6 15:32:4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社 于 2009-9-6 15:38 编辑

02  包装时代的一句顶一万句

      作为读者,我买书是比较理性的,特别是在散失两次藏书过后,我买书更显得小心翼翼,精心挑选,而且基本上买的书都会认真地看完。
      买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除了是冲着大家的声名,更多的是被该书的营销手法与包装技巧所吸引。
      不论评论家们怎么云里雾里、不着边际的吹捧,还是腰封处自我标榜的“中国人的千年孤独”,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看的小说。我认为好看,可能缘于我对“孤独”主题的偏好。关于孤独感的作品很多,像《百年孤独》这样的世界名著就不用说了。就是在小小说中,在我有限的阅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题材,如陈毓的《伊人寂寞》、李勤的《杯中风景》、申平的《记忆力》、刘兆亮的《棒冰,棒冰》、周齐林的《云庄往事》等等,都是我喜欢的篇什。是不是,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孤独”的种子?要不,像周齐林这么年轻的作者,竟也有此等感触。
      《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情节的主线其实很简单,上半部分写杨百顺在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后,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后半部写他养女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但是,作为一部长篇小说,从谋篇布局而言,特别是上半部分,还是显得过于芜杂,人物跳跃式地轮番出场,场景频繁转换,其密集程度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瞭乱。换言之,如果这不是一本名家的书,我,或者说是很多读者是不是能够耐心读下去呢?这也许就是名家的底气了,根本不需要考虑读者阅读时的感受。或者是刘震云潜意识里的故乡情结,不遗余力地向世人展示延津的人与物。
      总体而言,我还是喜欢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实际上,对于这部小说界名家的作品,对于这部被评论界名家们高度且热情评价的作品,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但请别忘记了,一般人读小说,更多的还是一种消遣。我所感慨的是,在文学评论已沦为营销手段的“包装时代”,《一句顶一万句》可谓是运用到了极致,真的是“一句顶一万句”了。
      顺便说一句,我很讨厌书的腰封,每当我买书回家时,第一件事,便是把腰封丢进垃圾桶里。

                                                                          2009年9月5日

Archiver|手机版|朴璞作家网   

GMT+8, 2024-6-24 20:2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