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朴璞文学论坛

搜索
热搜: 诗歌 文学 灌水
查看: 499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介绍] 《惠州日报》:诗人教师为山里娃筑梦

  [复制链接]

83

主题

0

好友

421

积分

糙石

石子
225 颗
帖子
421
在线时间
85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5 23:26: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诗人教师为山里娃筑梦
龙门地派中学教师厉佐勇多年坚守乡村
2011年7月29日惠州日报惠报新闻深拓发现乡村人物
字号:T|T
   QQ截图20130115233105.png
  ▲洛夫赠予厉佐勇的题字“雁城诗缘”。
  ▲《诗魔之歌》等诗集为厉佐勇所珍藏。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从湖南的乡村转徙至龙门的乡村。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的他本可以有更好的职业,然而他却在这穷乡僻野中扎根下来,成了家,并日复一日地经营自己的教育事业。他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另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身份是诗人,并且与卞之琳、洛夫、彭燕郊等大诗人有交往。独守着乡村的清静,畅游在诗意之中,龙门县地派中学教师厉佐勇用他的行动坚守着乡村教育与诗歌写作。近日,记者走进龙门县地派镇,采访了这位乡村人物。
  人物:厉佐勇
年龄:43岁
职业:龙门县地派中学老师
感言:“我把孩子们当朋友,当我看着他们一个个暗淡而无助的眼神走向阳光天地,我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是我帮他们筑起了理想的巢。”
他和他的事业
放弃优厚待遇选择到乡村教书
  厉佐勇从湖南师大毕业后,听说自己的朋友在龙门乡村教书,于是他也有了当乡村教师的念头。1995年,他毅然放弃了原本待遇不错的工作,选择到龙门的乡村筑巢筑梦。
厉佐勇清晰地记得,那时候,从龙门县城到学校的道路坑坑洼洼,他坐着公共汽车一路颠簸,足足花了3个小时才来到学校。乡村生活朴素而艰苦,由于学校各项设施条件落后,厉佐勇得跟另外一名教师挤在一间小瓦房里。房子里除了办公桌和床外,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要上厕所,还得跑到学校操场旁的公共厕所里,要洗澡则得跑到学校的冲凉房。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年以后,厉佐勇才得以搬进教师宿舍。
相比起以前在湖南教书的生活条件,厉佐勇形容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虽说如此他还是显得很满足也很快乐。“朋友们都说这里很‘山’,但是我觉得年轻时就应该呆在艰苦的地方磨砺,在磨砺中成长、不断丰富自我、找到快乐。只是没想到,这一呆就呆了这么多年。”说到这里,厉佐勇笑了起来。
这些年来,很多朋友见厉佐勇生活窘迫艰难,想帮助他走出大山去城里教书,还有朋友想邀请他到广州的媒体工作。厉佐勇很感动,但一一婉拒了。厉佐勇总是这样向朋友解释:“山里有很多贫困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帮助。我在帮助他们、教育他们的过程中,更能收获感动和快乐。”
地派中学先后曾有10多名来自湖南的教师,但多年过去了,如今留下来的仅有厉佐勇。
他和他的学生
是学生的良师亦是学生的益友
  在厉佐勇房间的抽屉里塞满了宝贝,除了诗人朋友赠送的诗集外,还有很多刊物,上面刊登着他的学生们的文学作品。《全国优秀作文选》、《语文报》、《初中生必读》等,厉佐勇的很多学生都曾在这些知名刊物上发表过文章,体裁有小说、诗歌、散文等。厉佐勇拿起了一本《全国优秀作文选》,刊物的封面已有些破损,他一边小心地翻阅,一边感触地说:“这本书原来叫《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我读高中的时候,也在上面发表过很多文章。现在我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文章也登在了同一本刊物上。”感触之余,厉佐勇的话语中还透出了欣慰和自豪。
厉佐勇喜欢写诗,他的学生也是在拜读了他的诗以后,怀着对诗歌的美好憧憬和对老师的赞赏崇拜而开始潜入诗歌的曼妙海洋当中的。除了在学习、文学创作上培养指导学生,厉佐勇在生活上也对学生关怀备至,帮助了许多在黑暗中无所归依的孩子。1999年6月,当他了解到有14名学生因家庭贫困面临读书的难题时,通过联系惠州日报向社会发出呼声,最终解决了这些学生两年的学费问题;2010年,当他在一篇作文里,了解到学生潘欣瑜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长为巨额医疗费东奔西走寻求帮助时,他积极联系媒体为他们筹措资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当他发现村里的桥梁年久失修,岌岌可危时,他拿起笔书写文章,引起慈善机构的关注,呼吁他们献爱心。“我把孩子们当朋友,当我看着他们一个个暗淡而无助的眼神走向阳光天地,我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是我帮他们筑起了理想的巢。”厉佐勇说。
5年前,厉佐勇还帮助过一名贫困生,学生的家除了一座山地以外就什么都没有了。为了报答厉佐勇,学生的家长还想把山送给厉佐勇,让他在山上种杉树赚钱。山里人的诚恳和朴素让他很感动,但他说:“帮助别人,我并不图什么。我觉得给予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我很享受这种快乐。”
他和他的家庭
窝居偏远山区,用心营建心灵的港湾
  2008年筹钱买房子,如今还未入伙
如今,厉佐勇一家4口窝居在偏远山区一户50多平方米的房子。都说家是心灵的港湾,家在厉佐勇心中也是一样的意义象征。其实,厉佐勇心里一直有个梦,那就是给家人筑起一个安心舒适的“巢”,这是自己的梦,也是父亲未完成的梦。厉佐勇的父亲生前曾到学校看望儿子,当他看到儿子肩上背着沉重的负担时想要帮他一把时,可儿子没有接受父亲的好意,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2004年,父亲因癌症病逝,这让厉佐勇感到痛心和遗憾。痛心的是自己从小尊敬崇拜的人再也见不到了,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来自己都没有让父亲过上安稳的日子,没有一个家让他安享晚年。厉佐勇想,应该要努力地为家人安一个家了。
2008年,厉佐勇拿着多年来的积蓄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凑来的钱,在距离学校40多公里的县城买了一套房子。那时候开始至现在,他每天都骑会着摩托车去一点一滴地勾勒家的轮廓,拼凑出梦的颜色。他写了一篇文章,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我每天驮着月色把家还,回到家的时候已是一两点钟了,而此时,只有我家的窗口还闪耀星星,我惟独在一片静谧里备课、改作业,为那些朴实的山里娃打开明天的智慧大门。”厉佐勇知道,他不仅要为自己筑梦,更重要的是要为山里的孩子们筑梦。
儿子受父亲影响,小学开始写诗
厉佐勇出生在书香世家,爷爷是老师,父亲在爷爷的影响下读了很多书,德高望重的父亲在厉佐勇心里就像个伟大的英雄。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厉佐勇从小就知道,自己应该为那些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特别是贫困人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现在,父亲不在了,厉佐勇和母亲、妻儿一同住在学校的家属房里。记者采访当天刚下过雨,天阴阴的,厉佐勇的家里显得有些昏暗。屋子里有一些简单的家具,还有一部老式的电视机,地上散落着一些玩具。右边的墙上,挂着一幅用玻璃镜框装裱、友人赠送的书法,上面写着“家和万事兴”。框下,老母亲坐在小小的椅子上,半眯着眼睛投入地看着一本杂志。
在进门的墙上张贴了多幅奖状,那都是厉佐勇的儿子厉印的。因为成绩优秀,拿奖成了厉印的家常便饭。厉印在龙门地派小学念六年级,下学期他就要上初一了。从小在爸爸的熏陶下,厉印对文学也充满了喜爱,从四年级开始,他就开始写打油诗。
厉佐勇和妻子的房间整洁干净,房间梳妆桌的最上方层层叠叠地放置了不少厚厚的书本,很多书看起来年代久远。在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家3口的全家福,照片里,妻子穿着漂亮的婚纱,清秀且有气质。说起妻子,厉佐勇笑着自嘲道:“她啊,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厉佐勇的妻子是龙门本地人,1996年毕业于惠州大学(现惠州学院),毕业后到地派中学成了厉佐勇的同事。刚认识厉佐勇的时候,她就知道他的诗写得好。厉佐勇说,妻子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而且还给自己的诗歌创作带来了很多灵感,所以他常常会让妻子给自己出题写诗。他为妻子创作的爱情诗流露出了浓浓的真情实感,真挚感人,还曾在刊物上发表过。如今,厉佐勇虽然为生活、为家庭努力工作疲于奔忙,每年种田农忙时,他还会跟妻子到娘家帮忙,很少能像以前那样有空就写写爱情诗。但他坚信,爱情的主题是永恒的,这在他的心里未曾磨灭过。
他和他的创作
与大师为友,却从不高调炫耀
  凌晨二三时仍未入睡,聆听寂静之声
在一些人眼中,诗人孤傲、不食人间烟火。而记者眼中的厉佐勇,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纹路中,所能见的是谦逊与温和。身处这山野中,面前的中年男子似乎跟诗扯不上什么关系。当他从屋中抽屉、书柜处拿出一摞摞的诗集时,诗的氛围才慢慢在这个50多平方米的小房里弥漫出来。卞之琳《山山水水》、洛夫《诗魔之歌》、《雨想说的》、郭龙《野葡萄的风》……这些诗集为他所珍藏,平时并不常拿出来示人。
在异乡的乡村偏野成家立业,扎根10余年,厉佐勇坦言他受到了衡阳大画家管锄非的影响。“先生本是徐悲鸿的得意门生,本可以成名成家,但是他在乡村中隐姓埋名画了50多年画,数十年严寒酷暑,备尝人世艰辛,独身一人在破庙中居住习画,不问外界之事。”厉佐勇说,他曾拜访过管锄非,深深被其归隐的心态感动。因此,他也每每以这种心态来宽慰自己。“同样,一个人的写作跟身处什么地方没多大关系。在农村,没有城市喧嚣,心态更好,而且这里山清水秀,虽然地方贫瘠,但贵在心灵富有。”厉佐勇说,关键的是人的心境与修养。他一再强调,虽然地派地方偏僻而且穷困,但却是一个很好生活的地方。
常常当家人都入睡了,整个学校也沉入一片睡眠的宁静之中,凌晨二三时厉佐勇仍未入睡,而是静静地聆听着这山窝中的寂静之声。“我喜欢夜晚的宁静,那种宁静太美了,白天太嘈杂。人就是怕生活得浮躁,如果生活在一个浮躁的世界,真是可怕。”
以诗为媒,结识诗人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每一个怀揣着文学梦想的人都知道,这首《断章》出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卞之琳。其清美而富有哲理的诗句,曾浸淫过多少文学青年的心灵。
很少人知道,厉佐勇与卞之琳有过交往,而他们之间的媒介便是诗歌。
上世纪末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股狂潮,中国诗歌呈现出蓬勃景象。在那个年代,诗歌朗诵会几乎场场爆满,对于诗歌的热爱或可用“狂热”形容。1990年代,新诗写作是校园里一道抢眼的风景,这种氛围下,诗歌有着一大批忠实拥趸。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身处湖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厉佐勇把写诗当做生活的一部分,他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写诗3首,通过每天的练笔来提升写诗水平。他经常把自己泡在一个小书店里,一次偶然与书店老板论及诗歌,其对诗歌的见解令书店老板刮目相看。交谈之中,厉佐勇才知道这老板就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郭龙。两人相见恨晚,至此成为诗友。
郭龙是一位经历坎坷,很有才华的诗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诗评家谢冕曾著文:“记得那是长夜刚刚过去,黎明悄悄来临的时节,郭龙那时还在湘南乡下。他给北京大学寄去他的诗集《野葡萄》。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这个诗集。差不多是同时,我读到了顾城的《无名的小花》。要是说,我对中国新诗处于绝域而怀有再生的信心,应该承认,是这两个来不及认识的青年人的手抄本给了我最初的新诗崛起和发展的启迪。”
卞之琳赏识郭龙,而厉佐勇又是郭龙的入室弟子,喜欢诗歌的他因此也有机缘与卞之琳交往。他独自上京来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宿舍卞之琳老师的住处。“第一次见先生,我记得是1991年10月一天晚上9时多,当时已81岁高龄的先生还在看书写作。”厉佐勇将他的诗作交由先生,卞之琳称赞他的诗与“那些年轻人的不一样,写得美又有哲理”,又说他读了很多书,有很多与众不同的见解。见过先生,厉佐勇感受到眼前的这个大诗人和他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也能很真诚地交谈。“其实他没有一点大诗人的架子,很纯朴很和蔼可亲。”在这次见面中,两人相见甚欢,从唐诗谈到宋词再谈到现代诗人。第二次见面,卞之琳送给厉佐勇一本他在1983年香港山边社出版发行的《山山水水》(小说片断)。据了解,在香港精印的此书,卞之琳很少送人。卞之琳还在书的扉页上给厉佐勇写下 “谢谢厉佐勇同志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与卞之琳的交往并不多,但厉佐勇从先生身上得到了诸多体会。“有一次我去先生家,有位记者说要写一写他,被他婉拒了。他说一个诗人的成就贡献应让历史作评价,历史是一定会做出一个最公证的评价的。他学生时代就是‘汉园三杰’,徐志摩又是他的老师,按理他的名声会很大,但他从来不会因此炫耀自己。”
当代诗人洛夫写下“雁城诗缘”送给厉佐勇
同样由于郭龙的缘故,厉佐勇又结识了当代诗人洛夫。洛夫本是湖南衡阳人,早年间去了台湾,后又迁居加拿大。在世界华文诗坛中,“诗魔”洛夫与余光中齐名。早年在台湾时,洛夫第二次回到故乡。在这次回乡中,厉佐勇见到洛夫。
“1992年我们一同在湖南衡阳过春节。一次一家宾馆开张,洛夫是名人,自然被请去观看节目,可是没有坐上几分钟就说要与我和郭龙谈诗了,那一次我们谈了好几个小时,他笑着说这样就不会疲劳了。”第一次见面,厉佐勇给洛夫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洛夫记住了这位文学青年。洛夫见了厉佐勇很高兴,赞他的诗写得好,当时就挥笔写下了“雁城诗缘”几个大字送与厉佐勇。洛夫回到台湾后,厉佐勇还与洛夫有书信往来,彼此间交流诗作,共同探讨诗歌。“洛夫去了加拿大之后我们就没有通信了。他年纪大了,今年已经83岁,我不想增加他的负担,于是也没有去信了。”但每次洛夫回到故乡,厉佐勇都会赶过去见上一面,对于他所在的诗人圈子的朋友来说,每次相聚都是一次盛宴。
与这两名大诗人的交往,厉佐勇并不将此当做噱头。曾有文友劝他将这些交往经历写成文字发表,都被他婉拒。在他看来,重要的不在于交往,而在于在生活中不断创造自己。
保持写诗习惯,重质不重量
厉佐勇对于诗歌的热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自小,在他小小的心灵中,他喜欢当作家,喜欢看书,有发表的欲望。从初中开始,他就爱上了写作,散文、小说、诗歌,各种题材都有涉及,也常在《中学生学习报》等杂志报刊上发表作品。当自己的文字变为铅字,这种鼓舞对于这名少年来说,是继续在文学世界中前行的动力。在中学时代,厉佐勇还与另外两名同学牵头组织了都庞文学社,在《蓝山文艺》这个县级报刊中辟有专栏。
到了大学时期,厉佐勇对于诗歌更是如痴如狂。在那个年代,诗歌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文学氛围浓厚,他所在的中文系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表发作品,湖南师范大学还出过韩少功、何立伟等大作家。中文系几乎每周都会邀请著名作家作讲座,在那种氛围中人很容易被感染。厉佐勇认为,写诗是一种爱好,每每思绪闪动的时候就会拿起手中的笔写成诗句。一花一草,雨滴云雾,都是他诗歌的素材。他的大学同学都不知道他们身边隐藏着一位狂热的诗人。直到有一天,一名女同学拿着一本杂志,指着上面清晰的“厉佐勇”3个字问他,这个人是不是就是他。厉佐勇含蓄地笑笑回答“是”,他写诗的事情才在同学中传开。一时间,很多热爱诗歌的同学都对他羡慕不已,并且经常拿着自己写的诗与他交流。其实,厉佐勇在学生时代就已在《诗刊》发表诗歌了。
受到卞之琳、洛夫和彭燕郊等诗人每天看书写作从不间断的影响,在大学时期厉佐勇规定自己必须每天练笔,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写3首诗。他还保持着每个月都有作品发表的记录。“我认识的这些大诗人,他们都已是高龄,还在不停地写诗,不停积累。对一个诗人来说,文字的积累很重要。”参加工作多年,厉佐勇也一直保持着写诗的习惯。不过,数量上比之前少了许多,诗情迸发的时候才会斟酌慎重地写下来。“现在写诗重质不重量,写作的人一定要写出高水准的作品来,就如《围城》,有一本就够了。”如今厉佐勇几乎否定了自己以往的作品,认为其稚嫩粗劣,他把重心放在以后,鞭策自己写出更好的作品。到目前为止,厉佐勇没有出过诗集。对此,他并不遗憾,因为就是“不想出那个风头。”
记者手记
诗意的栖息
初见厉佐勇,他圆圆的脸上露出了亲切和善的笑容。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记者也感受到了这位拥有双重身份——— 既是老师又是诗人的中年男子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他不像大诗人那样满腹经纶,不像老教师那样滔滔说教,言语中透出来的满是谦逊,散发出来的是满满的爱心。当厉佐勇说到自己的学生,说到自己与诗人们的交往,说到别人对自己的崇敬,他总显得很憨厚,总是憨憨地“嘿嘿”笑着,似乎带着一丝羞涩。厉佐勇说,能帮助别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厉佐勇扎根在偏远山区中,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即便生活质朴清贫,却仍旧面带微笑地环视着身边的一切,关注的目光停留在山村的每个角落里。厉佐勇欢快地谱写自己的人生诗篇,他的生活正如一股清澈的涓涓细流,静静地流淌在山间,这细流滋润了山村很多很多的孩子。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黄 桃 陈春惠
统筹:本报记者黄 桃

291

主题

2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石子
10854 颗
帖子
27922
在线时间
6494 小时

朴璞水王勋章

2#
发表于 2013-1-17 13:20:57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转帖。

美丽的是成长
痛苦的也是成长
即使痛苦也要成长
即使痛苦也还是美丽

303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黑玉

石子
5176 颗
帖子
17934
在线时间
589 小时
3#
发表于 2013-1-17 16:57:32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了一个不凡的隐者!

用微笑
我蒙住忧郁的眼睛
忧郁找到了我
在一场深深的爱中

79

主题

0

好友

2479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1662 颗
帖子
2479
在线时间
1496 小时
4#
发表于 2013-1-17 23:51:42 |只看该作者
是黄桃写的啊~~~~诗人走好

90

主题

0

好友

238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246 颗
帖子
238
在线时间
117 小时
5#
发表于 2013-1-18 17:02:50 |只看该作者
“别了,我的老师”
扎根山区19年,地派中学教师厉佐勇病逝,师生缅怀悼念
2013年1月17日惠州日报惠州新闻
字号:T|T
厉佐勇。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黄桃陈春惠 本版图片 (除署名外)由厉佐勇家属提供 统筹 本报记者黄 桃
  ▲妻子潘少贞翻看丈夫一直珍藏刊登有他的作品的报纸。本报记者黄 桃 陈春惠 摄
▲厉佐勇(左)与著名诗人郭龙在惠州合影。
  ▲厉佐勇和他的学生们。
▲厉佐勇的办公桌上还堆放着学生们的试卷。 本报记者黄桃 陈春惠 摄
人物档案
  人物:厉佐勇
享年:44岁
职业:龙门县地派中学语文老师
生平: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1994年到龙门县地派中学任教。期间在校园内创办“星星文学社”,主编校园文学刊物《星空》,为学生筑起文学梦。厉佐勇是一位诗人,在诗歌创作上颇有造诣,曾深受洛夫、彭燕郊等著名诗人赏识。
那个下午,龙门中学高三学生潘欣瑜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电话里传来的消息,让她瞬间泪流满面。此后的几天,她夜不能寐,每每一闭上眼睛,最敬爱的老师的面容便浮现在脑海里。
妈妈告诉她的,是初中老师厉佐勇的死讯。
厉佐勇是龙门县地派镇地派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作为一位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生,他默默扎根山区,做了长达19年的“孩子王”。他的突然离世,使得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失去了支柱,诗坛失去了一名优秀的诗人,而地派中学师生们更从此痛失了一位良师益友。至此,他44岁的年华凋谢,半生的苦心经营嘎然而止,生动可敬的面目变成墙上那幅黑白相片,像清尘洒落在地派的山林间。
扎根山区
放弃待遇不错的工作,到地派当山村教师
  地派镇位于龙门县的西北部山区,可以说是山区中的山区。1994年,来自湖南蓝山的厉佐勇以一个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生的身份,通过龙门县教育局的招聘,辗转来到地派镇。在地派中学现任的42名老师中,厉佐勇是资格最老的教师之一。从1994年到2013年,厉佐勇这个湖南人在地派生活工作了19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他带出了无数名学生,也完成了一个外地人本地化的历程。19年的山区生活,让他熟悉并爱上地派,爱上这里朴实的客家人,并与当地人结婚生子。他说起地派话和龙门话,与当地人无异。厉佐勇老实、真诚的性格,也让他交上了众多当地朋友。
厉佐勇在来地派之前,曾在湖南有过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但比起做老师教书育人,那份工作对他来说没什么诱惑。他毅然放弃了已有的工作,坚持来地派做老师。来到地派之后,他发现地派远比他想象的落后。他没想到富裕的广东原来还有这么贫穷的地方,跟老家那里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然而,这个满腔热血的青年没有退缩。他反而觉得,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况且自己年轻就应该在艰苦的地方磨砺成长。本着这股劲,厉佐勇在地派扎下了根,当年一起来的湖南老乡纷纷调走之后,他坚持留了下来。
突患重病
被诊断胃癌晚期,入院10余天撒手人寰
  作为一名山村教师,厉佐勇曾受到过《惠州日报》的多次关注。他帮助学生潘欣瑜接受心脏手术的善事,以及他多年扎根山区教书育人的事迹均见诸报端。另外,厉佐勇还曾作为《惠州日报》的通讯员,为《惠州日报》提供过不少报料线索,上过头版头条。在本市的文学圈子里,厉佐勇也是圈内文友们熟识的诗友。一些与他交好的文友都知道,他写的诗朴素清丽,早年曾与文坛大诗人卞之琳、洛夫、郭龙等有密切的交往,他的诗与为人深得他们的认可。
2012年开始,厉佐勇经常感觉胃部不适,但一直没去看医生。在2013年元旦前两天,他到龙门当地医院检查身体,被告知患有前列腺疾病。但服药后他仍感觉尿频、睡眠差、没有食欲,于是决定到广州大医院再进行检查。跟学校领导请好假后,在妻子潘少贞的陪同下,厉佐勇在广州一家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时,他与常人无异,还自行爬楼梯上诊室。当时,家人及其本人都认为所患无大碍,过几天便可康复回家。没想到元旦后,厉佐勇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在接受抽取骨髓之后内脏出现大出血,在入院10余天后不幸离世。
厉佐勇作为当地为数不多的外地老师,其热心与善助等秉性受到当地人的认可与尊重。他离世的消息传到地派,与之相识的人奔走相告,无不为其落泪唏嘘。
最后一课
脸色不太好声音虚弱,叮嘱同学们好好学习
  同学们也曾在课堂上发现过老师身体有不适。在一节语文课上,孩子们发现厉老师突然蹲在地上,不出声,一副痛苦的表情。同学们赶紧上前询问老师,让老师请假,但老师拒绝了,说要帮同学复习。同学们纷纷让凳子给他坐,他也不肯坐,休息了一会儿又坚持给同学们上完了一节课。
八(二)班语文科代表潘舒婷心里除了对老师的怀念外,还有后悔和愧疚。潘舒婷清晰地记得,厉老师最后一堂课上的是自习课。在这以前,厉老师因为身体不适请过一段时间假。回来后,他的脸色一直不太好,说话声音虚弱,但还是坚持带病上课。潘舒婷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以为老师只是小感冒。课堂上,大家还有点吵闹。自习课上,厉老师叮嘱同学们要好好学习,不要让父母和老师担心。“这话听起来怪怪的,没想到竟然成了对我们告别的话语。想想当初我们也太不懂事了,现在很后悔。”潘舒婷说。
家人心碎
为妻儿筑起温暖的家,却未来得及享受
  与厉佐勇10多年朋友,地派中学体育老师廖火端每每在与他喝茶聊天、交往中都深深地感觉到,厉佐勇是家中的顶梁柱,是个对家庭负责任的男人。
廖火端是龙门本地人,以往农村耕田的辛苦让他感到厌倦,但厉佐勇对此却很能吃苦。每到插秧、收割季节,厉佐勇都会到田里给岳父帮忙,从无怨言。厉佐勇为了给家人筑一个安心舒适的家,经常从学校开着摩托车往40多公里外的县城新房跑。“为了节省开支,他还自己挑泥沙筑房,又脏又累的活,他从没对我抱怨过辛苦。”廖火端说。
2004年,厉佐勇的父亲因癌症病逝,厉佐勇心存遗憾,这么多年来自己没有一个安稳的家让父亲安享晚年。2008年,他拿着多年来的积蓄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凑来的钱,在距离学校40多公里的县城买了一套房子,一点点修筑父亲未完的梦和自己的梦。然而,当厉佐勇的梦终于筑起来时,他还没来得及享受梦想实现的绚烂和美丽,却给新房子留下破碎一地的凄清。
记者采访时,厉佐勇念初一的儿子正在县城的中学上学。父亲突然离世,对孩子的打击不小。但想到父亲的教导,他还是强忍悲痛上学去。想到新房子少了丈夫的身影,回忆起与他走过的点点滴滴,穿着一袭黑衣、留着一头短发的潘少贞不时发出哀叹,声音哽咽,泪眼朦胧。“以前家里的事情都是他处理的,我基本什么都不懂,以后的生活不知该怎么办。”说着,她默默地低下头。
他和孩子们
  学生对老师的追思,写满厚厚一本作业本
14日清晨,记者从惠州市区驱车两个多小时,抵达位于山区的地派中学。
下课铃声响过,孩子们安静地留在课室中,他们知道记者的到来与厉老师有关。说起厉老师,有的孩子在沉默中红了眼睛。潘少贞曾告诉记者,孩子们听到厉老师离世的消息后,自发地用作业本写下了对老师的追思,一本厚厚的作业本全都写满了。收到这份礼物的潘少贞,含着眼泪把孩子们的心意烧给了在天堂的丈夫。记者希望孩子们把他们对厉老师说的话再写一遍,本以为这个过分的要求孩子们会不愿意,但是他们听到后,马上低下头认真地写起来。
“心痛”、“下辈子还做你的学生”、“你永远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这是记者从收上来的小纸条中见到的最多的话语。
“以后没有老师帮我改诗,心里好难受”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也许是天命,夺去了这样一位善良公道的好人,再多的来去,也没有结局,只好抽身悲伤的戏剧,也只好当作早已注定,凭栏左望把君找。”八(三)班的廖梓荣同学用诗意的句子,写下了对厉老师的思念。
对于这位心中最好的老师的离去,廖梓荣至今还没从哀伤中回过神来。他不时抿着嘴,发红的眼眶似乎随时会落下泪来。廖梓荣是厉佐勇所教学生中喜欢写诗的一个,小学六年级起他便开始写诗,到了初中更是“疯狂”于诗歌创作。廖梓荣写的每一首诗都会拿给厉老师看。“厉老师总说我写得好,我也很受鼓舞。”廖梓荣说,厉老师总是为他耐心修改,每一次他都受益匪浅。
“厉老师是位诗人,却一直很低调,我为他的谦虚而感动,他是我最敬佩的老师。”廖梓荣说,如果不是厉老师离世,同学们自发上网搜索他的相关资料,大家还不知道老师那么有才气和名气。“想到以后没有老师帮我改诗,心里好难受。”廖梓荣握着的双手放在膝盖上,落寞地低下了头。
说服家长送女儿做手术,发动师生捐款
对于潘欣瑜来说,厉佐勇不仅仅是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更是义父,是恩人。
2007年,在地派中学初一(4)班就读的潘欣瑜在一次作文课上,写下一篇《我渴望飞翔》的作文。在作文中,欣瑜写出了自己患先天性心脏病并时常发作的遭遇。欣瑜当时的语文老师正是厉佐勇,在看到她的作文后出于担忧,厉佐勇立即与欣瑜的家长取得了联系,详细了解了欣瑜的病情。在家访中,厉佐勇看到了这个家庭的贫困,更体会到欣瑜求生的欲望。
在厉佐勇多次的沟通与游说中,欣瑜的家长终于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带女儿去做手术。在广州的一家医院,欣瑜成功接受了心脏手术。术后钱用光了,一直与他们保持联系的厉佐勇听到后,马上发动班里的学生为其捐款,随后地派中学与地派中心小学联合发起倡议为欣瑜捐款。手术后欣瑜重拾了健康,得以像普通孩子那样自由奔跑。她还考进了龙门中学,今年即将参加高考。
“差生”道出心里话,喜欢厉老师
厉佐勇去世的消息传开后,他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自发写下了追思的话,当中就有一位在同学和一些老师眼中的 “差生”——— 徐云聪。在小纸条中,他向厉老师道歉,希望他原谅这个不听话的学生。
在记者面前,徐云聪吐露了他的心里话:他喜欢厉老师,如果可能的话他希望厉老师能回来。“我上课时捣蛋了,厉老师不会骂我,而是委婉地对我讲道理。被老师说了我会不好意思,就停下来不捣乱了。”徐云聪说,虽然自己成绩不好,也经常上课捣乱,但厉老师同样很关心他。一次徐云聪与同学逃课到水库钓鱼,厉老师知道后找到徐云聪的家长四处寻找。最后徐云聪自己回家了才听父亲说,厉老师放下所有的事情跑出去找他,那一刻他十分愧疚。
老师人如其笔名,不浮躁不功利
刘耀平是厉佐勇早年的学生之一。初中毕业多年,在教过他的多位老师中,他对初中老师厉佐勇的印象最深刻。
1996年,在地派中学读初一的刘耀平并非厉佐勇班上的学生。通过政治老师潘少贞的关系,刘耀平常与厉老师交流文学创作。“厉老师对学生很关心,是个温文尔雅的人。他常介绍好书给我们,在聊天中给我们人生启发。”刘耀平说,老师曾有过一个笔名为“寒石”,就如此名一样,老师为人踏实,不浮躁不功利。“老师对我说过,要我认真读书,将来考上大学之后他供我读。这句话很让我感动,我至今仍记得很清楚。”刘耀平说,在厉老师的鼓励下,他考取了市一中,并考上了中山大学,硕士毕业后现在深圳一家单位工作。“可惜的是,老师当年希望我往小说创作方向发展,结果我没走这条路,辜负老师了。”
厉佐勇生前作品
《乡村》
乡村有许多哲理,我一下悟不出。
乡村有许多故事有许多歌谣,还有许多的风景难以描绘。
息憩着朴实的乡民,一代又一代接受古朴的民风洗涤,乡民们有着山一样坚强的意志。
《致老师》
一座坚韧的弓
我是从弓里射出的箭
一弯智慧的虹
我是爬上脊背的孩子
您将每个日子铸成黄金
一个民族才拥有璀璨
同事眼中的他
乐于助人以苦为乐,将课堂还给学生
  “老师突然离世,这是学校10多年来第一次遇到的事情。”痛失一名兢兢业业的部下和伙伴,地派中学校长万木荣和全校老师一样,感到心痛和惋惜。在万木荣眼中,厉佐勇对工作认真负责,经常熬夜工作,但他总是将工作中的苦当作乐,表露出来的都是乐观和幽默。
厉佐勇爱写诗,文笔流畅。来到地派中学之后,他带着一群学生一手组建了学校的文学社——— 星星文学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文学的学生。在他的教导下,同学们的作品纷纷在《语文报》、《第二课堂》等刊物上发表,星星文学社的刊物《星空》也办得有声有色,同学们都以在《星空》发表作品为荣。凭着这个文学社,地派中学还在县里拿过不少奖。
地派中学先后曾有10多名来自湖南的教师,但不少老师忍受不住乡村的清贫和艰苦相继离开。1975年出生的语文科组老师龙春与厉佐勇一样,都是1994年来到学校任教的湖南人,两人是校友。厉佐勇走后,学校里的外地老师就只剩龙春一人了。龙春回忆她刚到学校时,因为语言不通吃了不少苦头,而当地乡村人平淡的生活也让她有些不适应。多年以后,她才不知不觉适应并喜欢上这种生活。
“作为外地来的老师,我们都没想过回报。”龙春和厉佐勇一样,喜欢山里的工作,喜欢山里娃的淳朴善良和清澈眼眸。龙春说,刚到这时,厉佐勇的教育方式比较严厉。但随后他率先跳出了传统的框框,转变教学方式,温柔、耐心地对待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学好语文,爱上阅读、写作。
对体育老师廖火端来说,厉佐勇是他的好哥们。两人同住一层宿舍,性格合拍,经常一起喝茶、聊天、外出、吃饭。廖火端说,厉佐勇除了笔墨文采好、写诗了得以外,还平易近人,喜欢交友,不爱计较,乐于助人。有一次,廖火端从广州回到龙门,因为是晚上六七时了,回学校十分不便。厉佐勇得知后,便骑着摩托车走七八公里路,到国道附近接廖火端回学校。
学生眼中的他
“老师更像是我们的朋友”
  采访中,厉佐勇生前所教班级不少同学都向记者谈起了他们心中的厉老师。在他们看来,厉佐勇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
记者:听到老师去世的消息时,一定很难过吧?
学生廖梓荣:我当场就哭了。第二天我和同学到老师家探望师母,看到客厅电视机上摆放着他的黑白遗照,我看了一眼后就不敢直视,我怕我忍不住会哭。
记者:厉老师上课风格怎么样?
学生石楚伦:我以前一上语文课就头痛,自从厉老师教我们后,我不仅爱上语文课,语文还变成了我的优势科目。厉老师在课堂上很幽默,尤其是上古文时深入浅出,课堂氛围非常轻松。厉老师上课从不带书,有时会通过自己到乡村教书的经历给我们讲道理,鼓励大家努力学习。
记者: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吧?
石楚伦:厉老师说,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学会做人。他更像是我们的朋友,常教导我们要怎么做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也很尊重他。
记者:你们常跟老师聊天吗?
廖梓荣:我常找他聊天,每隔一两天还会找他到操场跑步。跑步时,我们不聊学习,只谈生活。但是,以后不可能再这样了。

291

主题

2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石子
10854 颗
帖子
27922
在线时间
6494 小时

朴璞水王勋章

6#
发表于 2013-1-19 14:42:53 |只看该作者
嗯,黄桃这是追踪报道哦。

美丽的是成长
痛苦的也是成长
即使痛苦也要成长
即使痛苦也还是美丽

60

主题

0

好友

8880

积分

绿玉

石子
65 颗
帖子
8874
在线时间
1122 小时
7#
发表于 2013-1-19 19:35:46 |只看该作者
缅怀可敬的厉老师!向厉老师致敬!

雄鹰展翅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13-1-19 23:06:08 |只看该作者
诗人一路走好!

95

主题

0

好友

2370

积分

贵宾

Rank: 2

石子
1138 颗
帖子
2370
在线时间
424 小时
9#
发表于 2013-1-20 22:15:52 |只看该作者
左勇多年前还推荐他的学生作文到《惠阳报》发表。

我就坐在水之猸,柔情如水……

305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杯酒渐浓

Rank: 2

石子
2756 颗
帖子
11121
在线时间
1952 小时
10#
发表于 2013-1-21 13:59:24 |只看该作者
因个人原因昨天没到场。

❤请耐心做点什么。

Archiver|手机版|朴璞作家网   

GMT+8, 2024-12-21 21:5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