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璞文学论坛

标题: 重温《香草山》 [打印本页]

作者: 柯默默    时间: 2009-11-21 13:12
标题: 重温《香草山》
——
      今天穷人跟我谈起余杰,“世事喧嚣,人生寂寞。我一直以为,支撑我生活的动力,便是罗素所称的三种单纯然而又极其强烈的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痴迷于《香草山》的岁月又再浮现,美而纯粹的文字,有着我们的痛与绝望。
    而今书店是买不到余杰的书了,给了我一个在线阅读的地址。看了前面几章,感觉到血液在慢慢升温。
    出来透下气,继续看。


作者: 赖子    时间: 2009-11-21 13:21
我也没有看过
感觉所学很少,得多去充电充电了!


作者: 江南小乔    时间: 2009-11-21 15:14
别说看过了好象第一次听说,哈哈孤陋寡闻了


作者: 李勤    时间: 2009-11-21 15:31
[转帖]《香草山》:一首沉重而浪漫的杂文诗


                作者 冰中焰    发表时间 2009-3-15    出自:湘滨文学网


    《香草山》是余杰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讲述了女主人公宁萱因读男主人公廷生的《火与冰》一书产生了心灵共鸣而对其心生爱慕之情,于是“冒昧”给他写了一封信,从而引出了一段浪漫的富于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情节背后的文字却不简单,它既有沉重的杂文笔调,又有浪漫的诗歌气息。套用“散文诗”这一诗性的名称,不妨将《香草山》当作一首杂文诗。
    任何一位作家,一般来说,其文字都有一定的风格倾向,素有“王小波第二”、“大陆李敖”和“北大怪才”之称的余杰更是如此。余杰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有杂文的影子,于嬉笑怒骂间寄寓深沉的愤懑哀思之情,读来是震撼人心的沉重。如果像读金庸和琼瑶那样一目十行地读余杰,那么是读不出其中真味的,《香草山》当不例外。
    《香草山》是余杰的一部自传体小说,男主人公就是他本人的化身。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本书开篇即宁萱给廷生的第一封信的落款时间是“一九九九年六月四日”。这是一个什么日子呢?这正是一九八九年“六·四惨案”十周年纪念日。这只是作者无心为之的一个巧合吗?显然不是。作者惟恐粗心的读者注意不到那个日子,便特意在宁萱的日记和廷生的首次回信中均给以暗示。在宁萱的日记中,她说:“我给他写信的时刻,不是我有意挑选的,却恰好是一个孤独与哀痛交织的时刻。”而在廷生的回信中,他写道:“写信的日子,我不知道是不是你有意的选择,或者仅仅是一个巧合。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认识,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一暗示,在为故事涂上传奇色彩的同时,也是对专制、暴力和罪恶的无情控诉及鞭挞,因为廷生原本就是一个“抗拒暴雨,抗拒狂风,抗拒霜刀雪剑”的斗士形象。此外,像“他们(北京的官商)在餐桌上和床地间随意决定千万子民的命运,这就叫‘指点江山’”以及“故宫不过是那些变态的皇帝们阴森森黑漆漆的家,而长城的‘伟大’又怎能够跟孟姜女珍珠般的眼泪相比呢”这样的杂文笔调也随处可见。还有,廷生和宁萱对祖、父辈在“反右”及“文革”中惨剧的回忆,谁读起来不是觉得一字千“斤”般的沉重?
    阅读沉重的文字,心情也是不轻松的,所幸《香草山》除了沉重的杂文味儿,还有着浓浓的浪漫诗意。虽然它不具诗的形式,但自始至终充盈着诗的韵味。
    首先,香草山这一地名就饱含诗意,它是一个“像伊甸园一样,充满着纯真、幸福、罪孽与苦难的地方,它既是一个不可抵达的彼岸世界,也隐喻着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世界”,香草山上“有香草,有羊群,还有牧羊人”。其次,廷生和宁萱的结合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为故事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而且他们的爱情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纯洁高尚,几乎不带任何杂质,这跟充斥着物欲的现代都市爱情相比,不是诗意数倍吗?第三,总体看来,《香草山》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全书大部分由廷生和宁萱的通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二人的几篇日记,而书信和日记都是高度私人化的文字,因此都是真实的心灵告白;从内心流出的文字即使肮脏,也有着某种意义上的诗意。第四,就写作技巧而言,对于同一件事或是同一个人,作者分别通过廷生和宁萱二人的不同视角去解读,使之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就像一个摄影师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个景点,这样的画面怎么会没有诗情呢?第五,故事的结尾,原本孤独、忧愤的廷生,因得到了宁萱坚贞纯洁的爱而发出“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的感慨,岂不是一次诗性的转变吗?
    能够将杂文的沉重和诗歌的浪漫融为一体,无疑是余杰的高明之处,倘若定要给他“挑刺”也不是没有。笔者认为,余杰唯一明显的“软肋”,就是引用太多。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很多甚至长篇大段的直接引用,或者是把其他书本上的故事转述一遍,《香草山》就是如此。直接引用固然能为自己的观点做强有力的佐证,但引用太多也不乏负面影响:一方面,它容易给读者以矜才炫学之感(书读得多);另一方面,这种“借题发挥”式的论述在增加作品厚度的同时难免相应削弱了作品的深度(因为原创成分必然随之减少)。而事实表明,余杰也正是因这一“软肋”,予人以“剽窃”之口实。不过,这终究是瑕不掩瑜的,或许余杰已进入“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的境界呢?


作者: 西子湖畔    时间: 2009-11-21 15:34
余杰貌似还有个名号,是与老孔哥几个并称的北大四侠我最喜欢老孔次喜欢余杰


作者: 图拉    时间: 2009-11-21 16:57
哦,我就进来看看。


作者: 望帆    时间: 2009-11-21 17:12
看到什么啦


作者: 柯默默    时间: 2009-11-21 21:11
[quote]我也没有看过
感觉所学很少,得多去充电充电了!
呵呵,看得进的话也就多看看吧


作者: 柯默默    时间: 2009-11-21 21:12
[quote]别说看过了好象第一次听说,哈哈孤陋寡闻了
嘿嘿,我看得眼泪哗啦


作者: 柯默默    时间: 2009-11-21 21:15
[quote][转帖]《香草山》:一首沉重而浪漫的杂文诗


                作者 冰中焰    发表时间 2009-3-15    出自:湘滨文学网


    《香草山》是余杰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讲述 ...
谢谢老师分享。
后面的说法不大赞同的,也许因为我“薄”学吧,也看得很触动


作者: 柯默默    时间: 2009-11-21 21:16
余杰貌似还有个名号,是与老孔哥几个并称的北大四侠我最喜欢老孔次喜欢余杰
西子湖畔 发表于 2009-11-21 15:34

噢,我也就看看余杰的。
高三时候最爱看的书就是他的
作者: 柯默默    时间: 2009-11-21 21:19
哦,我就进来看看。
图拉 发表于 2009-11-21 16:57

坐一下没关系
作者: 柯默默    时间: 2009-11-21 21:23
看到什么啦
望帆 发表于 2009-11-21 17:12

看到我在盯着屏幕看小说?
作者: 望帆    时间: 2009-11-21 21:25
图拉有这么厉害
作者: 三尺八男孩    时间: 2009-11-21 22:05
读过余杰的一些书,书名是什么都不记得了,是向书生借的,一开始看成了余秋雨才借的,后来才知道拿错了,不过也挺不错的,过去在他笔下很真。
作者: 云索    时间: 2009-11-21 22:35
可惜了,我没看过呢,有空去搜来看看哇!
作者: 柯默默    时间: 2009-11-22 01:35
图拉有这么厉害
望帆 发表于 2009-11-21 21:25

不知道嗯
作者: 柯默默    时间: 2009-11-22 01:35
读过余杰的一些书,书名是什么都不记得了,是向书生借的,一开始看成了余秋雨才借的,后来才知道拿错了,不过也挺不错的,过去在他笔下很真。
三尺八男孩 发表于 2009-11-21 22:05

两个正好是冤家
作者: 柯默默    时间: 2009-11-22 01:35
可惜了,我没看过呢,有空去搜来看看哇!
云索 发表于 2009-11-21 22:35

那就不可惜啊,呵呵




欢迎光临 朴璞文学论坛 (http://bbs.pupuzuo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