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璞文学论坛

标题: 最深的刻痕 [打印本页]

作者: 云梦遥    时间: 2009-11-6 23:36
标题: 最深的刻痕
最深的刻痕
         文/云梦遥
   
    古朴,沧桑。
    这种古朴和沧桑在你踏进锦州的那一刻就会被镂刻并扎根于心底,它们是这片土地上最深的刻痕。
    自远古以来,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人烟不绝,这个辽西古文化的摇篮,孕育了多少文化,多少历史。渤海的风不断的吹来,吹过了夏商,拂过了辽金,刮过了明清,吹尽了浮尘之后,岁月留下了无数声叹息。当辽沈战役的枪声在锦州的上空响起,弥漫的硝烟和战火中几千年的印迹飞逝而过,硝烟散去,残垣断壁复制了千百年前的历史,也成为锦州最后的悲凉,呜咽的音符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锦州经历的苦难太多,笔架山天桥横亘在那里注视了几千年,古塔默默地在那里守望了千年,北普陀山的梵音唱和了千年……岁月变迁,它们看尽了苦难,却把所有的沉重和悲伤深埋在心底,把所有的语言都镶嵌在目光和音阶里。目光在变,歌声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锦州儿女在他们的目光和歌声里演绎着勤劳。
    半个世纪过去了,古朴、沧桑依然是这片土地上最深的刻痕,那种骨子里透出的沧桑却不再悲凉,那种无需掩藏的古朴也换上了新的容妆。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海上的迷雾,崭新的一天在港口的汽笛声中拉开了帷幕,那汽笛声或长或短、或高或低,把一个现代化港口城市的激情表达得畅酣淋漓。改革的春风吹过了三十年,而渤海湾的海风已吹拂了几千年,那千年的海风和着春风掠过了远洋货轮的金刚铁骨,拂过了笔直通畅的马路的肩膀,吹过了青春朝气的象牙塔,轻抚着了公园和广场的脸庞,随着“和谐号”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它吹远了硝烟,吹散了悲凉,让锦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沧桑中散发出迷人的风采,让这座依山傍水的城市在古朴中焕发出青春的光芒。
    锦州依然半是山峰半是海滨,依然是进出东北地区的交通要塞,正因为此,它才能成为兵家重镇,也正因为此,它才经历了那么多战乱纷争。上苍是公平的,岁月从这里夺走的总会以另外一种形式进行补偿。今天的锦州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发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成为连接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为锦州的继续发展发展奠定了基础;丰富的矿藏资源、绵延的海岸线构筑了沿海经济工业带;八大产业集聚区让我们看到了锦州再次展开了腾飞的翅膀。
    也许再半个世纪之后,古朴、沧桑依然是这片土地上最深的刻痕,无需喟叹,也不必抹去,那是岁月留给我们的永恒记忆,是历史赋予古城的古老使命,是城市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还在我们的手中,这是岁月带给我们的新的篇章,历史赋予的新的使命终将划出更深的刻痕。

*谨以此文献给我遥远的故乡



作者: 一叶斑斓    时间: 2009-11-7 00:23
故乡情深!


作者: 一叶斑斓    时间: 2009-11-7 00:26
遥遥姐的笔触深情感人,读来顺畅淋漓!


作者: 云梦遥    时间: 2009-11-7 00:28
斑斓好~  换了个头像差点儿让我认不出来!!!


作者: 李勤    时间: 2009-11-7 07:52
遥遥文思泉涌,是种菜种出的灵感吧?


作者: 钟正旺    时间: 2009-11-7 09:23
记得多年前在锦州的某本杂志上发表过一些作品,没想到遥遥是锦州人,又见遥遥关于故乡的描叙,锦州再一次跃入我的眼帘。锦州你好!


作者: 云梦遥    时间: 2009-11-7 13:57
[quote]遥遥文思泉涌,是种菜种出的灵感吧?
哈哈,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还真不能丢下菜园子不管~~~


作者: 云梦遥    时间: 2009-11-7 13:58
[quote]记得多年前在锦州的某本杂志上发表过一些作品,没想到遥遥是锦州人,又见遥遥关于故乡的描叙,锦州再一次跃入我的眼帘。锦州你好!
问好钟兄,看来钟兄和锦州也算有些“渊源”,有机会可以去锦州走走啊,我代表锦州人民欢迎你,嘿嘿~~~


作者: 刘苏红    时间: 2009-11-7 14:00
遥遥的文章,耐人寻味.


作者: 云索    时间: 2009-11-7 20:35
厉害啊,东北女文章了得,我知道的萧红就让我很折服。


作者: 一叶斑斓    时间: 2009-11-8 09:59
斑斓好~  换了个头像差点儿让我认不出来!!!
云梦遥 发表于 2009-11-7 00:28


作者: 钟正旺    时间: 2009-11-8 11:26
如能有锦州行,定请遥遥做向导哦。
作者: 邓仕勇    时间: 2009-11-12 22:42
故乡总是最让人思念的地方。




欢迎光临 朴璞文学论坛 (http://bbs.pupuzuo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