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璞文学论坛

标题: 七月七写的 [打印本页]

作者: 南木    时间: 2009-9-2 14:07
标题: 七月七写的
《跟风》
         跟风,跟的无非就是官风或者主流,被国家意识形态所鼓吹、肯定和默许的种种古风、时风。
        七月七的七夕被叫做中国式情人节,正月十五的元宵被叫做中国的情人节,甚至三月三的上巳节也被叫做情人节,似乎中国没有一个情人节就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非整出一个来不可。
        这背后除了强权文化的凝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之外,我想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这样的做法正好迎合了一个时代欲望的表现和满足,似乎神州大地上自古以来无往而不是情人,既是传统,必可当下!
        中国人其实是很会现世享乐的,也是很能拿来主义的,所谓理性实用主义在这里能找到一个不错的根据。所以不管是衣冠楚楚者抑或蓬头垢面者,都可以分得一杯肉羹吃,都可皆大欢喜。偷情如果能够成为光明正大的泵能欲望驱使下的自然行为的话,本来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社会学问题,然而,这里这没有,这里只是一种相当浅显的利益计算:有了情人节,就可以理直气壮找情人。西方情人节作为一个节日,它的社会学和民俗学的意义,不是我在这里能够说的清楚的,也不是我现在这篇说话想说的。
        中国古人把社会人群分为两大类:治人者、治于人者,并且治人者食於人、治於人者食人。但这二者的身相和用途并非判然有别而是互相交叉,这一点早被鲁迅先生深刻指出,因此仔细谈论的难度一下子被提高了许多。我只能采取一种非常粗暴而大致的方式,把国人分为官和民两类:官人管而行之,国民受而跟之。
        这样,我勉强可以这么说: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正配合着中国官人的专制性,无时无刻。其实这样的国民,是不需要知道主子是谁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管理者耳提面命,卓然有成效,这只是一个方面;被管理者俯首贴耳,习惯成自然,这才是更要紧的另一面。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心苦莫甚于是。
        但是,专制之下,不安生又能如何?!所以,做顺民而跟风,这也算是一种利害计算的结果吧?也是一种趋利避害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吧?七夕或者其它的什么中国节日,终有一天会真的成为中国的情人节,这一点已经不容置疑。
        中国的环,环环相因而环环相扣,很难被打断。奈何……


作者: 柯默默    时间: 2009-9-2 14:14
环环相因而环环相扣  
这句就道明现状了。老师果然厉害。
沙发 ~


作者: 望帆    时间: 2009-9-2 14:42
做人太清醒了也不好,呵呵。


作者: 李勤    时间: 2009-9-2 14:45
觉得有些勉强。
现如今的这个节那个节或者什么什么的,大都并非专制产物。怎么就怪到专制上头呢?


作者: 南木    时间: 2009-9-2 22:48
感谢三位来读,一并问好。


作者: 望帆    时间: 2009-9-3 09:32
一个跟风,一个标新立异,让俺这样的老古董跟不上形势了,俺自认为俺还是传统多一点。


作者: 云索    时间: 2009-9-3 23:07
节日是人类对生活的一种调剂。


作者: 色色    时间: 2009-9-3 23:58
也许疲惫不堪的日子太多了, 索性借一些节日刺激一下。


作者: 非怒    时间: 2009-9-3 23:59
“被管理者俯首贴耳,习惯成自然”真的很难被改变。


作者: 李勤    时间: 2009-9-4 07:15
改变终须自发而为。


作者: 邓仕勇    时间: 2009-9-4 21:34
我也不清楚我们的“七夕情人节”是否是一种跟风行为,不过我感觉牛郞和织女365天才能见一次面,是让人感到有点凄凄惨惨,然而有许多的事物却往往因其短暂而更让人倍加珍惜。牛郞和织女的生活环境不同、受到的教育都不同,如果天天待在一起,肯定很难有共同语言,刚开始也许很新鲜,可是日久天长,爱情生活逐渐被平淡的家庭生活代替,那就不见得会很幸福了。
还是那句话,有情人,天天都是情人节!
作者: 南木    时间: 2009-9-4 23:01
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问好大家。
作者: 小桥人家    时间: 2009-9-4 23:16
小日子基本上是一成不变了,多几个节日何妨?
作者: 小桥人家    时间: 2009-9-4 23:20
想起我在妇女节那天顺手写的日志,粘上共享吧。
作者: 小桥人家    时间: 2009-9-4 23:23
2009年3月8日星期日
    幸福有百味,看你我怎么体会罢了。今天,当是幸福的一天。
    一早起床收到的第一件礼物是女儿甜甜的一句:“妈妈,我爱你。妈妈,节日快乐!”愉悦的感觉即时涌上心头。随后,母女俩相约到花店,时时有主见的她,从挑选到成交全由我做主了,她只是一到花店门口就掏出零花钱,等待着,等待着递给店主的那一刻。整整一天,小宝贝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我的开心与不开心,生怕我有一丝的不高兴,让我顿时为自己的坏脾气觉得无地自容。不让动厨房设备的她,居然还要我为她点着煤气,想为我做一顿晚餐。我的小宝贝,单有这份心已经足够了!我的小宝贝,你可知道,拥有你一直是我的骄傲!
    还在洗衣机前忙碌的时候,他回家了。洗过手后,环着后腰来了个拥抱,在脸上来了几个稍微热情的吻。笑称,这样的礼物便宜实惠。没有甜言也没有蜜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呵呵,这样的节日,这样过着,足矣。
作者: 南木    时间: 2009-9-4 23:45
谢谢小桥的交流~~~~可能是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太一样吧~~~
作者: 非怒    时间: 2009-9-5 02:23
我想崇拜、跟风并非是愚民的象征。普通大众总是有崇拜偶像的需求的。治人者是深知这一点的,所以他们缔造偶像。如果确定是一种需求的话。我想就不应该由他们来背负这个“罪名”吧。
作者: 南木    时间: 2009-9-5 13:26
我想崇拜、跟风并非是愚民的象征。普通大众总是有崇拜偶像的需求的。治人者是深知这一点的,所以他们缔造偶像。如果确定是一种需求的话。我想就不应该由他们来背负这个“罪名”吧。
非怒 发表于 2009-9-5 02:23

这位兄台说的是,让愚民们自己背比较好~~~~
作者: 樨园居士    时间: 2009-9-7 05:18
改变因为眼,眼界开于心。
作者: 李勤    时间: 2009-9-9 07:20
多些思考总是好的。
作者: 色色    时间: 2009-9-10 01:03
2009年3月8日星期日
    幸福有百味,看你我怎么体会罢了。今天,当是幸福的一天。
    一早起床收到的第一件礼物是女儿甜甜的一句:“妈妈,我爱你。妈妈,节日快乐!”愉悦的感觉即时涌上心头。随后,母女俩相约 ...
小桥人家 发表于 2009-9-4 23:23



可爱的一家子,乐也融融.(这幸福算是温馨甜美又浪漫的一味,呵呵)
作者: 阳暖    时间: 2009-9-10 07:43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据说是孔子的愚民政策,联系起孔子的“有教无类”,假如这样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倒成了孔子的教民政策了,上古的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是后人的“句豆”.所以,我们不能跟风!
作者: 非怒    时间: 2009-9-11 01:15
这位兄台说的是,让愚民们自己背比较好~~~~
南木 发表于 2009-9-5 13:26

可能是表达上出现了歧义。“他们”指的是普通大众L
作者: 阳暖    时间: 2009-9-11 21:21
南木先生好!




欢迎光临 朴璞文学论坛 (http://bbs.pupuzuo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