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 发表于 2015-9-19 22:26:05

捐款

本帖最后由 晨钟 于 2017-6-13 15:47 编辑

捐款
晨钟
  新学期期中考过后,朝阳中学高一(1)班尖子生吴奇同学病了。  吴奇的父亲打电话向班主任李老师请了假,本以为感冒发烧向小门诊问点药可以治好,却一直高烧不退,打点滴仍然不起作用。父母慌了手脚,赶紧送县人民医院检查医治。  然而县医院经过一番检查、诊断、治疗,同样没有多少起色。这是什么怪病呢?  县医院建议转院至省医院。经广州N医院进一步检查,初步诊断为乙脑病,还可能有传染性,医生建议吴奇休学住院治疗。  广州N医院治疗费用昂贵,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为了救儿一命,吴奇父母四处筹钱,东挪西借,求遍了所有亲戚朋友,依然杯水车薪。  吴爷爷想到孙子就读的学校或许还可以筹点钱,硬着头皮找到校长,说明原由。校长二话没说,立即答应老人筹款,由学校团委组织,林书记发出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踊跃捐款。  不用一个星期时间,全校共筹集善款六千多元。救人如救火,事不宜迟,星期五傍晚,由班主任和团委书记一起登门把钱送到吴奇家中。吴家千恩万谢,临别时,一定要送两位老师礼物。两位老师一再推辞,无奈盛情难却,只好各自收下礼物。  林书记回家首先打开礼物,才惊讶发现,一个内装八十元人民币的红包!  “这怎么好?”林书记马上打电话给李老师商量,“这钱我们不能要!这可是救命钱啊!我们捐都捐了,怎么还能拿人家的钱!我怕拿了这种钱会睡不安稳的!明天你帮我一起把钱退还他家!”  李老师说:“是啊!我正不知如何是好,正想请你出个主意呢!”  第二天,林书记把两人共一百六十元人民币一起装进一个信封,粘好封口,在信封写上:“吴奇家长收。”并吩咐李老师:“你一个人去吧!就说这是学校给他家的‘慰问信’。拿给他家人后不要等他折开立即走人!”  李老师依计行事,来了个“金蝉脱壳”,溜之大吉。  更庆幸的是,在广州住院的一个多月里,吴奇结识了一位同病房的朋友温欣。一回生,两回熟,渐渐地,两人无话不谈。谈学习,谈人生,彼此之间颇有了解。温欣的父亲是某私立中学的老板,且平时乐善好施,尤其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总会慷慨解囊,一生不知资助了多少贫困生!  吴爷爷带着用毛笔字书写的大红纸感谢信到学校答谢,感谢信在朝阳中学教师办公室门口贴了好几天。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师生们都感到无比欣慰。  吴家却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吴奇康复出院,回校上课了;忧的是医药费花了十多万如何还呢?下学期吴奇还能上学吗?  第二学期开学,吴奇没有来朝阳中学,转学了。                                                                                                      (2016-5-26)

陈家大少 发表于 2015-9-20 17:28:47

正能量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5-9-20 21:09:20

正能量,最后一句...
最后一句有点莫名其妙。

李勤 发表于 2015-9-20 22:27:43

我倒觉得楼主不像是要表现正能量。

彩色的梦 发表于 2015-9-20 22:42:13

李勤 发表于 2015-9-20 22: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倒觉得楼主不像是要表现正能量。

如果没有最后一句,还是正能量的。

晨钟 发表于 2015-9-21 09:34:09

本帖最后由 晨钟 于 2015-9-22 16:55 编辑

李勤 发表于 2015-9-20 22: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倒觉得楼主不像是要表现正能量。
这是几年前一个真实的故事。只是为了隐私,所有校名、姓名用化名,不放在散文版而放在小说版。至于结局,是一个悬念,值得人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晨钟 发表于 2015-9-21 09:48:17

学校、老师这么做,难道错了吗?我想一点没错。应该是学生碍于情面,找一个没人知道他过去的学习环境。

李勤 发表于 2015-9-21 22:49:05

作为小说,是否真人真事并不重要。
一篇文字,也不是放在小说版就成了小说,放在散文版就成了散文。
建议楼主多考虑一下: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晨钟 发表于 2015-9-22 16:37:50

李勤 发表于 2015-9-21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作为小说,是否真人真事并不重要。
一篇文字,也不是放在小说版就成了小说,放在散文版就成了散文。
建议 ...

    李老师言中了。    我想表达的一方面是校方助人为乐的正能量,另一方面却是病人家长不够诚意。一张感谢信只是流于形式,而对于六千多元人民币善款竟敢拿出八九百元让老师“回扣”,是不是太江湖气了?甚至有夸大病情、夸多医药费的嫌疑。结局是一走了之,实在令人费解。若是怕同学耻笑,是个人心理障碍问题。而正常心理的人连这点勇气都没有,还要捐什么款?    “真金不怕假和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捐款救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至于学生病情重不重,能治好最庆幸。要不要走,顺其自然吧!

陈家大少 发表于 2015-9-22 23:34:20

李勤 发表于 2015-9-21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作为小说,是否真人真事并不重要。
一篇文字,也不是放在小说版就成了小说,放在散文版就成了散文。
建议 ...

小说版人气不旺。:lol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捐款